0  387562  387570  387576  387580  387586  387588  387592  387598  387600  387606  387612  387616  387618  387622  387628  387630  387636  387640  387642  387646  387648  387652  387654  387656  387657  387658  387660  387661  387662  387664  387666  387670  387672  387676  387678  387682  387688  387690  387696  387700  387702  387706  387712  387718  387720  387726  387730  387732  387738  387742  387748  387756  447090 

2.“俯仰”一词在这一段中两次出现,意思是否相同?引导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 

试题详情

1.教师领读或学生齐读。

试题详情

简要复习第一段内容,导人新课。 

试题详情

2.预习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展开议论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第二课时 

试题详情

1.背诵第一段; 

试题详情

(一)记叙兰亭盛会: 

(1)时间:“永和……癸丑……暮春……” 

地点:“……兰亭……” 

目的:“修禊事也” 

 (2)人物:“群贤……少长……” 

 (3)环境:“此地有……,又有……” , 

 (4)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nbsp;

 (5)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6)感受:“……信可乐也。”

讲析过程中,给定短暂时间强化记忆,然后指名学生根据板书内容提示,试背诵。 

讨论: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言后,明确:写景抒情,叙议结合。如叙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下面紧接着引申而论“虽无丝竹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下面也同样是叙议结合:“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得出这样的结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试题详情

完成课后练习(一)中的(1),教学的同时要求学生试背诵。

提问:本段共有六句话,作者是如何记叙这次兰亭聚会的盛况的?指名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的内容,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内容要点。板书明确: 

试题详情

(三)交代作序目的。 

试题详情

(二)抒发人生感慨; 

试题详情

(一)记叙兰亭盛况;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