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8年高考江苏卷)《中国国家地理》根据富饶的程度、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程度等,评出我国10大“新天府”,苏北平原名列其中。下列叙述中,属于其入选条件的有( )
①灌溉与泄洪工程建设改善了自然条件 ②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提高了粮食产量 ③海平面上升有利于开采利用地下水
④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提高了土地生产力 ⑤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解析:选D。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低地,都属于人地不和谐的表现。
(2009年高考广东卷)企业的空间扩张受区位条件影响。读图,回答4-5题。
2.进入20世纪该区域( )
A.气候持续干旱 B.大力发展畜牧业
C.种植业产值降低 D.实施了退耕还林
解析:选D。20世纪以来伴随次生林地面积增加的是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而草地和灌丛地的面积保持稳定,因此该地畜牧业的土地利用比重未有明显变化,不存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情形,所以选项D为正确答案。
1.1650-1780年该区域(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经历了移民开垦
C.农业结构复杂 D.注重生态保护
解析:选B。1650年该地为茂密的原始森林,人口稀少,到1780年的130年间,森林覆盖率急剧减少,由接近100%到降为30%多,而耕地的比重迅速扩大,从无到有,直至增加到60%以上,这主要是由于人口的迁入,导致当地地表植被受到巨大破坏。因此选项B为正确答案。
秋景什么颜色?谷子说:秋景黄色的,我就是秋风吹黄的,高梁说:秋景红色的,我就是秋气染红的,墨菊说:秋景黑色的,我开放的花朵就是明证……请以《我心中的秋色》为题写一篇精短散文。
1. 《沁园春 长沙》的意象美
从空间:山上的“层林”,江中的“百舸”,空中的雄鹰,水底的游鱼 。
从状态:静态的火红的枫林,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这些景物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竞相向上、生机勃勃 , 与毛泽东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立意契合,可谓“以壮景抒豪情”。
色彩美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中的“万”“层”“漫”以及“遍”“尽”“透”这些词在范围、程度、层次等方面,使红绿两色更为突出,更为丰富,更为浓艳鲜明,令人感到可爱。
2.对比手法的运用。
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
3.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争”字、“击”字、“翔”字等都极为准确精当。
本词有景到情,由实到虚,由眼前景到追忆往昔战斗,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很有层次性。
通过对湘江秋水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5.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当年,作者曾和蔡和森等数十名同学战友,在盛夏水涨的时候到湘江游泳,坚持不懈,直到隆冬季节,以此来锤炼自己的意志和胆识,现在,作者独立于橘子洲头,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不禁向同学和战友亲切发问,这一句既写了当时的情景,其中又暗含了勉励之意,“遏”字,传神之笔,掷地可作金石之声,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激昂的情态,好似听到了他们的豪言壮语!“中流击水”,并不仅写青年人玩水的兴致,活现出大风暴里的慷慨意气,英武精神,全词就此收住,言犹尽而意无穷。
最后三句,多么大的气魄!这些青年是真正的风流人物,这样的人不主沉浮,谁又能主宰沉浮呢?要像象年轻时中流击水一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之中,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这正时对上阕提问的一个巧妙回答。
下片回忆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
4.接着为我们展示一幅“峥嵘岁图”。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工当年万户侯。
这七句作者用一人“恰”字领起,这也是对昔日的战友和战斗生活的追忆,前四句写其风貌,那是一群才华横溢、热情奔放的革命青年,“正茂”“方遒”充分显示了他们的精神面貌,后三句由人及事对这批革命青年又作了进一步地刻画,橘子洲头,爱晚亭下,他们指点江山,慷慨陈词,写出了一篇篇抨击黑暗制度,宣传革命真理的战斗篇章,他们以豪迈的气慨,视军阀、官僚如粪土,作者在这里既是追忆往事,又是对上阕“谁主沉浮”问句作进一步的回答,正是这些有着“粪土当年万户侯”豪迈气慨的革命者才是真正的中国脊梁,他们代表着革命的新生力量,根据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他们最终必定战胜和代替一切腐朽势力而主宰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3.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词至下阕,写景转入对往事的回忆,以“曾”“忆”来追忆往事,田地重游,往事历历,怎能不激起作者无限的感触!想当年,作者在长沙苏一师范学习和工作时,曾与蔡和森、何叔衡等同志一道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他们创立了“新民学会”,创办了《湘江评论》,深入工矿、农村,积极领导工农运动,那是怎样的岁月啊!“峥嵘岁月稠”正是昔日战斗生活的高度艺术概括,“百侣”照应上阕是“独立”。
2.下阕描绘了几幅图景,请给它按上标题。下阕的领自是什么?
明确:峥嵘岁月图 、 中流击水图。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