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说的“这三种东西”不包括
A.“麻沸散”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2.“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2009年11月,被确认为我国发现的最早人工栽培水稻地区之一的苏州草鞋山遗址又有新的考古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其文化内涵。在下列远古人类中,也已经种植水稻的是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36.(12分)下图A-F是实验室制备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示意图。
(1)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可用的发生装置有: ▲ (选填上图字母序号)。
(2)装置E或F相对于装置C在操作方面的优势为: ▲ 。
(3)排水法收集与排空气法收集CO2的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2个集气瓶收集)
(4)块状石灰石和适量稀盐酸反应至气泡逸出不明显后,测得其残留液pH等于2。此时
取适量反应后溶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下
[pH为纵坐标,时间s(秒)为横坐标]:
①写出AB段内有关化学方程式 ▲ ,
▲
②写出BC“平台”段化学方程式 ▲ 。
③CD段上升的原因是: ▲ 。
35.(6分)用作牙膏摩擦剂的轻质碳酸钙可以用矿石A来制备,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2种转化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a.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CO2+Ca(OH)2===CaCO3↓+H2O, CaCO3+ H2O + CO2===Ca(HCO3)2;
|
Ca(HCO3)2===== CaCO3↓+H2O+ CO2↑;
c.生石灰与水充分反应后可得到颗粒非常细小的熟石灰浆。
试填空。
(1)小王主张用流程①、②、④和操作Ⅱ的设计,认为其工艺简单。
请写出反应①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④ ▲ ;
操作Ⅱ包括 ▲ 等工序。
(2)制轻质碳酸钙时,D为 ▲ (选填“悬浊液”或“溶液”或“乳浊液”),
理由是: ▲ .
(3)小李认为流程①、②、③和操作I比小王的主张更好,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 ;操作I包括搅拌和微热等工序。
34.(6分)根据图示情景和范例,编写计算题,并完成相关内容。
[情景1]要配制一定质量分数、一定质量的氯化钾溶液,应该怎么操作?
(1)编题范例 配制10%的氯化钾溶液50g,分别需氯化钾固体和水各多少?
(2)配制该溶液的操作步骤
①计算: ▲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固体,再用 ▲ 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③溶解:将称得的氯化钾固体放入烧杯中,再倒入量取的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④装瓶:将配制的溶液倒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
[情景2]已知一定质量分数、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溶液与一定质量的盐酸反应,得到只有一种溶质的溶液,求算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编写题目 ▲
(2)计算过程 ▲
33.(4转)微粒模型观察与比较。如左下图所示,在钠与氯气的反应中,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成为1个钠离子;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成为1个氯离子;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钠。因为1个电子的质量大约为1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
,故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若用r、m分别表示微粒的半径和质量,以“<”或“>”或“≈”填空。
(1)m(Na) ▲ m(Na+); (2)r(Cl) ▲ r(Cl-);
(3)r(Na) ▲ r(C1); (4)r(Na+) ▲ r(Cl-)。
32.(8分)试评价下列反应式,并判断其反应类型,选择合适的序号填入下表。
评价序号:A.完全正确 B.违背事实 C.没有配平 D.箭头不当
类型序号:①分解反应 ②化合反应 ③置换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
31.(4分)在下表“类别”栏目内,选填合适的字母序号。
化学式 |
HNO3 |
NaHCO3 |
Ca(OH)2 |
S |
类 别 |
▲ |
▲ |
▲ |
▲ |
A.非金属 B.酸式盐 C.酸 D.碱
30.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
B.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
C.80℃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
D.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丽增大或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非选择题(共40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