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88135  388143  388149  388153  388159  388161  388165  388171  388173  388179  388185  388189  388191  388195  388201  388203  388209  388213  388215  388219  388221  388225  388227  388229  388230  388231  388233  388234  388235  388237  388239  388243  388245  388249  388251  388255  388261  388263  388269  388273  388275  388279  388285  388291  388293  388299  388303  388305  388311  388315  388321  388329  447090 

4.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

 教师总结: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了人们对于“文革”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

 “读完课文,我们也知道,课文这几部分的感情是不相同的。课文的第一段,作者用了生动描绘的手法,再现了艺术家被打,狗对艺术家的忠诚的感人场面。这一部分的感情主要表现为:悲伤。接下来,在第三段中,作者描写了小狗包弟的可爱以及和家人亲密相处的场面,这部分的感情是欢快。下来再看看第四部分,作者用了由起女士的一句话作为过度:您的小狗怎样?把课文由第三部分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第四部分。第四部分,也就是课文的第七到第九自然段。课文在地第七段中提到:1966年8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从此,小狗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包袱,作者也不知道如何安排包弟,送人嘛,在这非常的年代,没有人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送给医院由科技人员拿来做手术嘛,又觉得于心不忍。这时候,作者表现出来的感情是忧虑的。课文最后一段表现出来的感情最为复杂。作者被迫托大妹妹把小狗送到医院。小狗送走以后,下班回家,在也听不到狗叫声,再也看不到包弟连连作揖,作者再也不怕小狗会给自己和家人惹来麻烦。这时,作者真有一种甩掉包袱的轻松感。但当作者在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后还久久难以入眠时,作者才知道,其实,他并为甩掉什么包袱,而是背上了更为沉重的包袱。到最后,事情过去了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作者仍然摆脱不了这一份深深的心灵折磨,他总觉得有愧于小狗包弟。这时候,文章表现出来的是作者对包弟的深深的歉意。

 好啦,这一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课文相关的一些背景资料、作者的一些情况。理清了课文的叙事线索和感情变化。这一节课就上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们将在深入的学习课文的内容和课文写法上的一些特点。课后请同学们熟读课文,并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小作文,题目是:我心目中的巴金,这即是课后练习第一道的第二个问:你觉得作者是怎样的人?好啦,下课。

试题详情

3.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

 教师总结:同学们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同学,他们的是非观念和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而后一种同学,他们则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看到社会的动乱,所以我们对于生存在那样的社会当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

试题详情

2.作者为什么要以歉疚、忏悔作为本文的感情基调?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多数群众卷入纷争之中,作者属于少数被侵害被侮辱的人,“文革”结束了,国人应该自我反省,而率先反省的竟然是一个无过错的老人!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引发文坛的震动,就是因为作者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观照过去的一段历史,警醒人们记取历史教训。巴金由此赢得了社会的普遍敬意和称颂。本文的歉疚和忏悔就是作者反省的具体体现,这种特殊的反省能够唤起人们的良心、良知。我们透过本文可以揣测到巴金是一个善良人,他经历了一场浩劫,不仅失去了小狗包弟,而且失去了最亲的亲人萧珊,可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用文章作为声讨、控诉的工具(声讨、控诉并非不必要),而是自责、自省,很像道德主义者、良心主义者之所为,这既符合巴金本人的习惯,又能引起读者的深思和自省,引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共鸣。

试题详情

第一课时

试题详情

 思想价值的挖掘难点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世的力量

试题详情

 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重点在于深情的语言所包含的思想内容,把握重点从品味语言入手;难点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世的力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