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处于“人口红利期”的人口结构特征应该是
A.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
B.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
C.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
D. 高少儿、高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
根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课题小组的研究报告,1952年,我国农业的劳动力容纳力已基本饱和,大体维持“一个人的活儿,一个人干”。假设“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剩余劳动力增长率”,结合下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B.②时期,人口生产暂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
C.③时期,人口生产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阶段
D.④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2.依据图中信息,下列年份中,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的增长率最大的是
A.1958年 B.1965年 C.1975年 D.1985年
3.图示时期,大多数年份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较大,这说明我国
A.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提高 B.人口出生率特别高
C.城市经济发展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有限 D.城市化进程大幅加快
所谓的“人口红利期”指的是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处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期”。据此回答4-5题。
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据图6、图7回答12-13题。
12.图6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A.人口素质下降 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加大 D.劳动力成本下降
13.图7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口的变化、人口增长模式及人口统计图等相关知识的
掌握情况。图6反映该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不断减少,可能是实施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的结果。所带来的可能影响是青壮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提高,老龄人口比例提升,人口出现老龄化。故第12题选B。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模式逐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出生率逐步下降,青少年人口比重逐步下降,故第13题顺序为①③④②,选D。
答案:12.B 13.D
[考点精题精练]
7.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 a B. b C. c D.d.
答案:B
(09年江苏地理第12,13题)
6.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A. abc
B. acd C.
abd
D. bcd
答案:C
5.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
B.可能位于欧洲
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
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答案:B
(2009·天津高考)
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下图)
4.则1951--2000年,该国
A.是人口净迁入国 B.人口的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D.人口增长了15.1%
答案:A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图上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读图回答1-2题。
1.甲市可能是
A. 西宁 B.延安 C.上海 D. 广州
[解析]该题考查考生的基本能力----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题目中给出的有关信息,可以计算出该市的总人口和死亡率,可以发现该地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负增长,从而可以判定应选----上海
[答案]C
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A.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从上题可知甲市人口增长为现代型,图中四地为现代型的只有A。
[答案]A
(2009·全国卷Ⅱ)
下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
人口迁移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灾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历史时期,因素不同,进而导致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及目的存在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例题](2010·泉州七中高三上学期月考)
18.与20世纪50年与80年代中期相比,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流动主要表现为( )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感悟高考真题]
(2009·全国卷Ⅰ)
表中反映了2001年-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17-18题。
迁出国 |
数量(万人/年) |
![]() |
数量(万人/年) |
中国 |
30.3 |
美国 |
110.0 |
墨西哥 |
26.7 |
德国 |
21.2 |
印度 |
22.2 |
加拿大 |
17.3 |
印度尼西亚 |
18.0 |
英国 |
13.6 |
菲律宾 |
14.4 |
澳大利亚 |
8.3 |
17.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 B.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 D.主要由亚洲国家迁往拉丁美洲国家
18.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