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全国卷Ⅱ6-8)下图示意某农产品的产地、产量及贸易状况。读下图,回答35~37题。
35.该农产品是 ( )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大豆
答案 A
36.该农产品的贸易状况表现为 ( )
A.南北半球间的贸易量大于东西半球间的贸易量
B.进口国都是发展中国家
C.主要进口国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D.出口国均为发达国家
答案 C
37.在主要出口国,该农产品的产地集中分布在 ( )
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答案 A
(07广东4-6)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32~34题。
32.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 )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答案 C
33.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 )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运量小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答案 D
34.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 )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中、西部地区
答案 D
(07全国卷Ⅱ1-2)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某跨国公司的芯片生产厂以往均设在发达国家。但2007年3月,该跨国公司决定在中国大连投资25亿美元建芯片生产厂。回答30~31题。
30.通常,计算机芯片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 )
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
答案 D
31.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芯片生产厂,主要因为中国拥有 ( )
A.丰富的原料 B.庞大的市场 C.廉价的劳动力 D.先进的技术
答案 B
(07北京6-7)读图,完成28-29题。
28.图中箭头 ( )
A.①表示秸秆、沼渣和沼液供给养殖业
B.②表示粮食、蔬菜和棉花等供给农户
C.③表示果品、肉和蛋等供给食品加工
D.④表示饲料、花卉和油料等供给市场
答案 B
29.该图所示的农业属于 ( )
A.原始农业 B.自给农业 C.粗放农业 D.混合农业
答案D
27.(07广东文基43)下图反映了1985年和2003年我国部分省(区、市)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位次的变化。从中可知新疆、江苏、福建、湖北四省(区)的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变化是 ( )
A.新疆在全国位次明显上升 B.江苏在全国位次明显下降
C.湖北在全国位次稳定不变 D.福建在全国位次明显上升
答案 D
26.(07广东文基42)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考虑,大型客机研制基地区位选择正确的是 ( )
A.能源充足、重工业发达的地区 B.高科技研究开发能力强、协作条件好的地区
C.原材料丰富、劳动力密集的地区 D.交通方便、轻工业基础好的地区
答案 B
(07全国卷Ⅰ9-10)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 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24~25题。
24.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答案 A
25.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 )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答案 C
07江苏19-20)下图为“五种类型产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食品工业、软件产业、服装加工业与图中所示类型相符的依次是 ( )
A.④、②、③ B.④、⑤、② C.③、②、① D.①、③、⑤
答案 A
23.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最容易实现跨国界转移的类型是 ( )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④、⑤
答案 C
(08江苏25-26)下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双选) ( )
A.①--城市人口比重 B.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C.③--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D.④--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答案 CD
21.图示曲线反映了(双选) ( )
A.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 B.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C.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D.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答案 BC
(08重庆10-11)下图是2004-2006年世界各种谷物的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各种谷物产量变化表明世界 ( )
A.谷物总产量下降 B.农业劳动力减少
C.谷物需求量减少 D.谷物单产下降
答案 A
19.埃及是世界十大粮食进口国之一,保证该国粮食供需平衡的最佳措施是 ( )
A.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国际合作 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人口素质
C.鼓励劳务输出,减少粮食消费 D.控制人口增长,调整饮食结构
答案 A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