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88472  388480  388486  388490  388496  388498  388502  388508  388510  388516  388522  388526  388528  388532  388538  388540  388546  388550  388552  388556  388558  388562  388564  388566  388567  388568  388570  388571  388572  388574  388576  388580  388582  388586  388588  388592  388598  388600  388606  388610  388612  388616  388622  388628  388630  388636  388640  388642  388648  388652  388658  388666  447090 

不同的工业,各投入要素在总投入比重中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地域的工业由于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差异,其发展方向不同。据此完成1-2题。

1.按投入要素分类,下列属于同一工业发展类型的是( )

A.激光工业,电视机装配工业

B.电子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

C.服装制造工业,采掘工业

D.飞机制造工业,鞋帽制造业

2.根据自然、社会等条件,我国农村发展乡镇企业,应首先发展( )

①资源密集型工业 ②资金密集型工业 ③劳动密集型工业 ④技术密集型工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第1题,激光工业、电子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飞机制造工业均需要高新技术,科学技术的投入所占比重大;电视机装配工业、服装制造工业、鞋帽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廉价劳动力;采掘工业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大,自然条件是其主要区位因素。第2题,我国农村技术条件、资金条件都较差,而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且廉价,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和资源密集型工业。

答案:1.B 2.A

试题详情

2.讨论问题: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如学生之间争辩不已,教师可以用“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来启发学生,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试题详情

1.做练习第一题进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应,用事实为议论张本的写法。 

试题详情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试题详情

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试题详情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第 三 课 时 

试题详情

4.检查背诵。 

试题详情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试题详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提示)要分层练习背诵。 

背第一层,先板书行文顺序:前洞——后洞。再提问:后洞的特点是什么?(“窈”“寒”“深”。)洞的深处是怎样的情形?“愈深”“愈难”“愈奇”。)出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怠”。) 

背第二层,先板书行文结构(共三大句,依次用①、②、③表示。)

①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②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表明“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试题详情

3.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