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88536  388544  388550  388554  388560  388562  388566  388572  388574  388580  388586  388590  388592  388596  388602  388604  388610  388614  388616  388620  388622  388626  388628  388630  388631  388632  388634  388635  388636  388638  388640  388644  388646  388650  388652  388656  388662  388664  388670  388674  388676  388680  388686  388692  388694  388700  388704  388706  388712  388716  388722  388730  447090 

8.以调查、访问、回忆等形式为特征的口述史学正在悄然兴起。当前,下列主题最适合我们以口述史方式进行研究的是

A.“巴黎公社”诞生  B.“戊戌政变”内幕  C.“台儿庄战役”详情  D.“辛亥革命”情景

9“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   B.抗击外国侵略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试题详情

7. 1938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创办了《新华日报》。当日,人们从该报了解到的新闻可能有

A.淮海战役战况   B.中共七大召开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南京大屠杀

试题详情

6.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能在近代历史上“庇护”在华的外国“流氓”所依据的是

A.片面最惠国待遇   B.领事裁判权   C.协定关税权     D.永久居住权

试题详情

5.某位导演准备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时,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诞生写一段“画外音”,如果要你为下列材料把脉,你看哪一项不适合?

A.它是中国历史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B.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C.它特别规定总统制与三权分立体制   D.它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基本精神而制定的

试题详情

4.《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南昌起义和改革开放

C.《辛丑条约》和改革开放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试题详情

3.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据此,可以作出合理的史论推断的是

A.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      

B.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  

C.中国古代有把宰相制度看成是“贤人政治”体现的传统政治观念

D.宰相制度的废除是明朝中后期政治黑暗的根源

试题详情

2.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论者认为

A 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B 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C 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D 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

试题详情

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雄称霸,礼崩乐坏,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下列现象的出现与这一背景有关的是

A.“朝秦暮楚”,人才流动频繁       B.焚书坑儒

C.周王“烽火戏诸侯”          D.“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

试题详情

8.材料一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材料二  与国外一些主要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的消费率一般偏低15到20个百分点,属于典型的高储蓄、低消费的国家,平均消费率多年在低位徘徊。消费率偏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 

(1)结合材料,说明消费率偏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政府应该做些什么?居民应该做些什么? 

答案:(1)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新的消费热点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形成。同时,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的质量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消费率偏低,最终将影响和阻碍生产和发展。 

(2)①从政府角度看: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科学调整分配政策,努力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增加农民收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促进科学消费、可持续性消费;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②从居民来看,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做到适度消费;要通过勤劳致富、依法拓宽增收渠道,增强消费信心。

试题详情

7.有一对夫妻,是国内最早一批下岗的职工。下岗以后,先是丈夫出去摆了个修鞋的摊子,没多久妻子也出去摆了个修鞋的摊子。夫妻两人脾气不错,生意一直很红火。过了几年以后,夫妻开了一家皮鞋专卖店,雇工经营,鞋店的名字就是丈夫的名字。由于夫妻待人和蔼,皮鞋店的生意好得不得了。 

(1)修鞋摊和“夫妻店”的经济性质是否相同? 

(2)修鞋摊和“夫妻店”等性质的经济实体不断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答案:(1)不同,修鞋摊是个体经济,“夫妻店”是私营经济。 

(2)①原因:是由我国目前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②意义:个体经济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可以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为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务;可以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税收;有利于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