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88537  388545  388551  388555  388561  388563  388567  388573  388575  388581  388587  388591  388593  388597  388603  388605  388611  388615  388617  388621  388623  388627  388629  388631  388632  388633  388635  388636  388637  388639  388641  388645  388647  388651  388653  388657  388663  388665  388671  388675  388677  388681  388687  388693  388695  388701  388705  388707  388713  388717  388723  388731  447090 

19.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日四,一日士,二日农,三日工,四日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试题详情

18.探究历史问题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下关于豆腐的起源问题,你认为最可信的是

A.李时珍认为豆腐起源于西汉,虽无证据,但他是一位科学家,说法可信

B.朱熹说“豆腐本为淮南王术”以证明源于西汉,朱熹是理学家说法更可信

C.河南出土的东汉墓葬中有“豆腐作坊石刻”图,说明豆腐最晚出现在东汉

D.宋代陶谷著有《清异录》首次提到豆腐的做法,证明到宋代才发明了豆腐

试题详情

17.2006年6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埃及时曾说,非洲人民对中国有“德”。我们中国人讲究“人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有“德”主要是指

A.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B.支援中国的“一五”计划建设

C.与中国共同奉行不结盟政策       D.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试题详情

16.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欧洲共同体  两极瓦解   一超多强   不结盟运动

B.欧洲共同体  一超多强   北约东扩   亚太经合

C.欧洲联盟   一超多强   北约东扩   亚太经合

D.欧洲联盟   两极瓦解   华约解散   亚太经合

试题详情

15.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此种说法你认为

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B.贴切,道出了三种权利之间的关系

C.不妥,三种权利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 D.不妥,三种权利关系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试题详情

14.近代中国一学者在介绍某个西方国家时说:“未有统领(国家元首),先有国法。”该国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试题详情

13.《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

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

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成立人民委员会

试题详情

12.英国政治家埃德蒙·伯克曾这样评价一场革命:“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这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是近代世界上第一个

A.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实现共和的国家    B.摆脱罗马天主教会控制的国家

C.实践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国家    D.将代议制政体变成现实的国家

试题详情

11.“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十二铜表法》。从上述材料中能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十二铜表法》是专门解决债务问题的法律条文  B.完全抛弃了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C.蕴含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      D.无限制地放纵了贵族的专横

试题详情

10.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依次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其中实现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原因是(   )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