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88612  388620  388626  388630  388636  388638  388642  388648  388650  388656  388662  388666  388668  388672  388678  388680  388686  388690  388692  388696  388698  388702  388704  388706  388707  388708  388710  388711  388712  388714  388716  388720  388722  388726  388728  388732  388738  388740  388746  388750  388752  388756  388762  388768  388770  388776  388780  388782  388788  388792  388798  388806  447090 

   本文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①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②看到“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真切地体会到所谓“浩劫”的含义;③看到一个知名作家,一个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动荡、社会变迁老人真诚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知去感染读者;④看到一个不合理的时代的结束,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呼唤良知的新时代的到来。

[附]

2005年10月17日,星期一,晚7时06分。 “20世纪中国的良心”巴金老人停止了心跳。一颗文坛巨星陨落了。可是,他的良知将永存美好人间!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走过了101个春秋,参与、见证、记录了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但他又始终有着青春般的激情和赤子之心。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荣誉无数;但他却说“我不是文学家。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在浩瀚的文字中让人感悟生命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心灵;但他直到晚年,仍在无情地解剖、拷问、审视自我……

   沧桑与青春,伟大与谦逊,厚重与清澈,宽容与严苛,诸种因素和谐地统一于巴金身上,为文学、为生命、为灵魂,作出丰富的注解。

   而今天,“世纪老人”巴金,永远地睡着了。

   “我惟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这是巴金的心愿,也是他的自信。

试题详情

揭露文革的罪恶

 

作家严于自我解剖

的可贵精神

 

呼唤人性,讴歌人性

试题详情

2、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条小狗来反映“文革”的现实?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

①提醒我们“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

小狗虽小,却也是一条生命,善良的生命应该获得生存权。写一条小狗的遭遇,反映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的“非人”年代。

②为了表现作家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

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敢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人们对于“文革”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也是警醒人们记取历史教训。

深入作者内心

“我写作是为了战斗,为了揭露,为了控诉,为了对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但绝不是为了美化自己。”  ——巴金

试题详情

1、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评价?

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

   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他们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而持后一种观点的,对作者则多了一份理解与同情,我们没有亲历“文革”,对“文革”所知甚少,但是从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强烈地感受当时社会的动乱,所以对于生存在那样特殊时代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我们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

试题详情

4、作家一共写了两个故事。请大家将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和情节进行一下对比,看看二者有何异同,这样写有何作用?

相同点: 都是写人与狗之间的故事。

不同点: 前一个故事写狗的忠诚,

     后一个故事写人的背弃。

通过对比,注定了作家后来内心的自责和忏悔乃是情理之中的事。

试题详情

3、作者为何沉重、为何歉疚?

   明确:作家想到解剖台上的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感的包弟送入虎口,心中便愧疚难当,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包袱。

试题详情

2、这种包袱使作者不断的自我谴责,请大家找一下,那一句话是表明作家的自责的?

   明确:“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不能原谅我自己。”

试题详情

1、小狗包弟被送走后,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

   明确:沉重——歉疚

试题详情

上节课我们跟同学们一起了解作者及文革背景,理清文章的脉络,这节课我们将一步思考和探讨这篇文章的思想价值。

试题详情

1)小狗包弟被送走后,作家的内心是如何变化的?

2)作者为何沉重、为何歉疚?

3)课外拓展: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忏悔可以使人摆脱魔鬼”虽然我们没有犯下二战时期希特勒和东条英机那样的罪恶,也没有文革时期红卫兵的狂热,但年少轻狂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曾给别人带来过深深的伤害。我们可以不是不犯错的圣人,但绝不能做不敢承认过错的小人;可以不是人见人爱的天使,但绝不能做众人唾弃的恶魔。请正视和反思我们的“罪过”。 

请你以坦诚的心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忏悔,直接交给或寄给曾经伤害过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戚或朋友等。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本文的思想价值。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