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应用自测] 答题向导
1、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
A、宏亮高亢 引吭高歌 沆瀣一气
B、叱咤风云 惊诧不已 姹紫嫣红
C、屏息凝神 摈除陋习 摒绝妄念
D、春风骀荡 百战不殆 消极怠工
文章的好坏,不能以篇幅的长短论,关键是看文章是否言之有物。在这个标准下,需长则长,需短则短。 读书,学会圈点、旁注,有利于参透文句、文段甚至文章的思想,深刻理解文意,也有利于写作技巧的把握。
4、A、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
B、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C、他掏出手帕拭泪。
D、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先生情感丰富,或哭或笑,不能自已,真肪乃有“热心肠”的性情中人,懂人情,有人格的大学者!
3、有时候,他背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博闻强识,严谨认真的老学者风范。“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形象生动,亲切自然。
2、眼光向下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 “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下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有思想,有个性,谦逊而又无比自信。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艺术手法和思想内容的把握。对艺术手法的分析要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来辨识判断;对思想内容的理解,要联系上下文,树立语境意识。
[研讨与练习释疑] 解题规律
1、本题考查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问题不能只看字面意思,务必要把词语放在文中,紧密联系语境来理解。
2、对上段文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此段文字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B、此段文字通过描写、叙述、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来展现梁任公先生演讲的无穷魅力。
C、此段写先生演讲时,或喜或叹、或哭或笑,这不利于表现梁任公先生的学者风范。
D、此段文字通过刻画梁任公先生的神态、动作表现他讲演的生动、感人,更写出先生是位“有热心肠”的性情中人。
解析:从描写方法看,本段文字运用了神态、动作描写而未涉及语言描写;从表达的方式看,本段有叙述,有描写,但没有抒情;从思想内容上看,本段文字通过对先生的神态、动作描写,表现其是一位情感丰富的“有热心肠”的学者,而这点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所以更是作者景仰先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答案:D 思路点拨
散文的写作(四)善于构思
构思是写作者对生活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炼的过程。因此,构思要解决立意、选材、创造意境、确定体裁、基本手法、布局谋 篇等问题。这里着重讲讲确定体裁、寻找线索二个问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