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8南通二模)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2.(2008南京二模)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效应T淋巴细胞能识别抗原并能产生抗体
B.效应B淋巴细胞能识别抗原并能产生抗体
C.记忆细胞在免疫的全过程中都能发挥作用
D.T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而成
1.(2008广州二模)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疾病。有关此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
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
C.HIV在繁殖过程中,其RNA在宿主细胞中控制病毒自身蛋白质的合成
D.目前接种疫苗是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25.(9分)(2010·南京调研)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机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或生理状态时,体内的一些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人体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稳态。请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对①、③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
为 调节。
(2)在寒冷环境中,②分泌量增加的同时 (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两种激素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 作用。请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 。
(3)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不断变化,导致该变化的原因是 的变化和体内 的结果。
(4)当人处于悲伤、紧张等感知刺激下,易受病毒感染,这一作用机理是 。
(5)由图2可知:稳态的实现是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通过细胞产生
的 (物质)联系的。
解析:图1中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为甲状腺激素,③为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变化对①③的调节是反馈调节。在寒冷环境中,②的分泌量增加,同时肾上腺细胞分泌肾上腺素增多,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协同作用。在寒冷条件下,寒冷刺激皮肤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到达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后,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立毛肌,使立毛肌收缩。当人在紧张、悲伤时,神经系统分泌的递质作用于免疫系统,使免疫功能下降,所以易受病毒感染。图2中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通过细胞产生的信号分子进行双向联系(信息传递)。答案:(1)(负)反馈 (2)b 协同 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立毛肌 (3)外界环境因素 细胞代谢活动 (4)神经系统分泌的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系统,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 (5)信号分子(或神经递质、激素和免疫因子)
24.(9分)某科研小组为了解下丘脑与其他内分泌腺之间的功能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材料和步骤:
①实验动物:家兔12只(体重2 kg/只,雌雄各6只)。
②依次测定和记录12只家兔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含量以及12小时的尿量,每天1次,连续3天。(性激素分泌调节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原理相同)
③第4天,切断各家兔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联系后,重复上述步骤②。最后,将手术前、后的两组数据用 方法处理,求出差异。
(2)结果与分析: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含量,手术后比手术前 ;切断垂体与下丘脑的联系后,甲状腺和 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②兔的尿量,手术后比手术前 ,可推断出 激素分泌减少。
(3)结论:根据实验结果以及下丘脑和其他内分泌腺的功能可知,下丘脑合成和分泌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相应的 ,再促进相应的内分泌腺合成和分泌激素。
(4)为进一步明确与尿量变化相关激素的分泌途径,你认为下一个实验应在哪一方面进行研究?
解析:(1)在本题中用到多只家兔,应该对它们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得出相应的结论,求出差异。(2)下丘脑是水平衡中枢和渗透压调节中枢,切断垂体和下丘脑的联系将影响到尿量的多少。(3)下丘脑能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这些激素促进垂体分泌相应的促激素,垂体分泌的促激素作用于相应的腺体,使之分泌激素。(4)明确与尿量的变化相关的激素的分泌途径,应研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和垂体的关系或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与下丘脑的关系。
答案:(1)统计学(统计、数理统计) (2)低(少) 性腺 多 抗利尿 (3)促激素释放激素 促激素 (4)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与垂体的关系(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与下丘脑的关系)。
23.(7分)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
(1)若⑦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⑦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 。
(2)当性成熟的兔子进入繁殖期时,雌雄兔相互追逐并完成交配行为,图中与此相关的编号是 。
(3)若⑤表示细胞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则⑤表示 ;若⑥表示侵入内环境的某种病毒,在机体通过特异性免疫清除该病毒的过程中,T细胞的作用是
。
(4)图示表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解析:(1)⑦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它将受到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控,同时受到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2)性成熟的兔子进入繁殖期时,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完成交配行为,从图中可以看出,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参与的过程有②③④⑦⑧。(4)由图中可知,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在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
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2)②③④⑦⑧ (3)淋巴因子 识别、呈递抗原,产生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4)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22.(7分)在神经和激素的调控下人体能够适应体外环境
的变化。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主要包
括①至⑤五个过程,其中TRH及TSH分别表示促甲
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寒冷刺激后,图中过程 的活动较其他过程更早增强。过程 产生的激素可作用于肝细胞,使其代谢产热量增加。
(2)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正常人体会立刻感觉到冷,请根据反射弧有关知识写出冷的感觉是如何产生的?
(3)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图中哪些过程分别发生什么变化的结果?
(4)有一种疾病是体内产生了大量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而充当TSH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 ,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 疾病。
解析:寒冷刺激后,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过程即过程①活动增强;从而脑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肝细胞,使其代谢产热量增加。冷觉的产生过程:寒冷刺激→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感觉区)→产生冷觉。缺碘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通过反馈调节使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增强。TSH受体的抗体结合TSH受体而充当TSH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答案:(1)① ③
(2)寒冷刺激→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感觉区)→产生冷觉。
(3)过程③减弱,过程④、⑤减弱,过程①和②增强。
(4)亢进(或过度增强,其他答案不给分) 自身免疫性
21.(8分)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pH及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能与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具体内环境是 。
(2)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物质含量会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和 。
(3)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有 。
(4)下图为人体血糖来源和去向图示,胰岛素可以促进图中 过程(填编
号)。
(5)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
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①在
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
②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
内液)。
解析: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与组织液。引起内环境稳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细胞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的变化。人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在构建模型时要注意,成熟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不产生CO2,但可携带O2。
答案:(1)血浆和组织液 (2)细胞的代谢活动 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 (3)神经调节和体液(激素)调节
(4)④⑤⑥ (5)如图。
20.饮食较咸,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在神经和激素的作用下,主要通过对肾脏重吸收作用的调节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向于恢复正常。在这个过程中,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变化曲线是 ( )
解析:食物较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抗利尿激素先增多,当渗透压恢复正常时又减少。
答案:A
19.一个成年人每24小时从外界吸收2 200 mL 的水,但是每天的排出量为2 500 mL,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成年人的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导致体内的水分进出失衡
B.该成年人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的水会减少
C.只要从外界多饮入300 mL的水,即可保持平衡
D.该成年人体内的水分进出是平衡的,因为体内物质代谢中也产生水
解析:题干说明该成年人有一部分水可能来自物质代谢,该成年人体内的水分进出是平衡的。
答案:BD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