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自实验和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做好实验的方法。
1.知识与能力
通过粗盐的提纯这一涉及基本操作比较多的典型实验,复习实验原理和步骤,使学生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29.(共15分)读我国南方某河流中下游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分析完成有关问题。
(1)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甲地农业生产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说明最可能的变化是什么,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
(2)乙、丙两个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分别有哪些?(7分)
(3)由图说明城市工业用地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主要原因。(4分)
28.(10分)读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图(甲)和M地的等高线分布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试列举N湖泊的生态效益。(2分)
(2)计划在R河上修建一座大坝,请用在图中适的位置标出,并说明理由。(3分)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中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得出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资料,如下表,据此回答第(4)小题。
|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荒地 |
其他 |
1978年 |
55.05% |
19.8% |
4.9% |
15.4% |
4.9% |
2008年 |
40..2% |
44.1% |
6.2% |
1.3% |
8.2% |
(3)分析M地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2分)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请你就M地农业发展方向阐述自己的观点。(3分)
27.(13分)读图表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贺兰山山麓地区的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一起完成。
材料二 Q、R两地资料对比
地点 |
纬度 |
海拔高度(米) |
1月均温(℃) |
7月均温(℃) |
1月降水量(mm) |
7月降水量(mm) |
年降水量(mm) |
年日照时数(小时) |
R |
47°N |
201 |
2.6 |
20.7 |
54.1 |
60.6 |
824.5 |
1975.3 |
Q |
38°N |
1111 |
-8.4 |
23.2 |
1.2 |
42.2 |
193.7 |
2975.7 |
(1)冬季宁夏Q地区比法国R地区气温明显偏低,试分析原因。(3分)
(2)Q地区葡萄种植与法国葡萄园相比有哪些有利条件?(4分)
(3)如果Q地区过度发展葡萄种植业,可能会引发哪些环境问题?(2分)
(4)法国的葡萄酒闻名世界,试分析其优越的生产条件。(4分)
26.下图是“美洲大陆略图”,晨昏线XY和赤道的夹角为7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若XY为晨线,简述该季节旧金山和圣地亚哥的气候特征及其原因。(4分)
(2)利马常年多雾,说明其形成原因。(3分)
(3)比较图中E、F(山脉东侧)两地降水量的多少,并分析其原因。(5分)
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24-25题。
24.有关图中从I到III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②图中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③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④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5.从III到IV时期,影响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政策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市场
第Ⅱ卷 非选择题(50分)
下图为我国某地河流封冻日数等值线图,据图完成22-23题。
22.图中A地的数值最可能为 ( )
A.130 B.140 C.160 D.170
23.关于上图中B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径流量较大 B.结冰期较长 C.含沙量较小 D.夏、秋季出现汛期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20-21题。
20.上图中A、B两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 )
A.土壤、水源 B.光热、水源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21.B地如果不合理灌溉容易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沙尘暴 C.土地盐碱化 D.洪涝灾害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