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条 目 |
解 释 |
1 |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 |
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宇宙大爆炸学说 |
2 |
宇宙的基本特点 |
由各种形态的物质(天体)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
3 |
天体的分类 |
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
4 |
天体系统的成因 |
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
5 |
天体系统的级别 |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
6 |
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 |
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和液态水 |
7 |
太阳系概况 |
中心天体为太阳,有行星、卫星、流星等天体 |
8 |
太阳系八个行星的位置 |
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海 |
9 |
八个行星的运动特征 |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
10 |
八个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 |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
11 |
日地平均距离 |
1.496亿千米 |
12 |
太阳的主要成分 |
氢和氦 |
13 |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 |
核聚变反应 |
14 |
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
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
15 |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 |
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
16 |
太阳大气结构 |
从内到外为光球、色球、日冕 |
17 |
太阳活动 |
黑子(光球层、强弱标志)、耀斑(色球层、最激烈显示) |
18 |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
11年 |
19 |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
20 |
地球的形状 |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21 |
地球的大小 |
平均半径6 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面积5.1亿平方千米 |
22 |
经线 |
连接南北两极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所有经线等长,指示南北方向 |
23 |
本初子午线 |
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
24 |
纬线 |
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长短不一,指示东西方向,1个纬度对应的经线长为111千米 |
25 |
赤道 |
最长的纬线 |
26 |
经纬网的意义 |
确定位置、判断方向、测算距离 |
27 |
南北方向的判断 |
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
28 |
东西方向的判断 |
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
29 |
东、西经的判断 |
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
30 |
南、北纬的判断 |
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
31 |
东、西半球的划分 |
东半球:20°W-0°-160°E、西半球:160°E-180°-20°W |
32 |
南、北半球的划分 |
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
33 |
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 |
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
34 |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
南回归线:23°26′S、北回归线:23°26′N 南极圈:66°34′S、北极圈:66°34′N |
35 |
地图上的方向 |
①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指向标定向法,③经纬网定向法 |
36 |
地图上的比例尺 |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
37 |
比例尺的大小与图幅、详略的关系 |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
38 |
图例和注记 |
①符号,②文字与数字 |
39 |
海拔与相对高度 |
海拔:某一地点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一地点相对于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
40 |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
①山脊与山谷,②陡坡与缓坡,③断崖 |
41 |
地形剖面图的作图法 |
①建立横坐标,②建立纵坐标,③画出交点,④连接成线 |
42 |
地球侧视图的判读 |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43 |
地球俯视图的判读 |
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
44 |
地球自转的方向 |
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南极则反之 |
45 |
地球自转的速度 |
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无角速度和线速度 |
46 |
地球自转的周期 |
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
47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
昼夜更替、形成地方时、使水平运动物体偏移(南左北右) |
48 |
晨昏线的判断 |
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
49 |
地方时的计算 |
每往东增加1°,时刻早4分钟 |
50 |
已知经度求时区数 |
经度加7.5°后再除以15,舍余数取商 |
51 |
东西十二时区 |
跨东西经度,为一个时区 |
52 |
中央经线 |
各时区最中间的经线,用区时数乘15° |
53 |
区时的计算 |
每往东1个时区,区时早1个小时 |
54 |
北京时间 |
以东八区(120°E的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
55 |
国际标准时间 |
零时区的区时(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 |
56 |
国际日期变更线 |
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
57 |
地球公转的方向 |
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
58 |
地球公转的轨道 |
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
59 |
地球公转的速度 |
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
60 |
地球公转的周期 |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
61 |
黄赤交角 |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
62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
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
63 |
太阳直射点的判断 |
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
64 |
春分日(3月21日) |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
65 |
夏至日(6月22日) |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
66 |
秋分日(9月23日) |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
67 |
冬至日(12月22日) |
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
68 |
夏半年的概念(北半球) |
3月21日至9月23日 |
69 |
冬半年的概念(北半球) |
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 |
70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
71 |
昼夜长短的计算 |
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 |
72 |
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 |
日出(落)时间=12±1/2昼长 |
73 |
昼夜长短的判断 |
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
74 |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
90°-纬度差(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间隔) |
75 |
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
76 |
四季划分的依据 |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77 |
天文四季 |
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反之是冬季 |
78 |
北温带常用的四季 |
3、4、5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
79 |
五带的名称 |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
80 |
五带的分界线 |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
81 |
五带的天文现象 |
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四季变化明显 |
82 |
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 |
1957年10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前苏联)上天 |
83 |
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 |
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美国)试航成功 |
84 |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
1970年“东方红”一号、2005年“神舟”六号 |
85 |
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 |
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
86 |
保护宇宙环境 |
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
87 |
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 |
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 |
88 |
低层大气的组成 |
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
89 |
干洁空气的组成 |
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 |
90 |
大气各成分的作用 |
氧:生命活动,氮:构成生物体,臭氧: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光合、保温作用,水汽和尘埃:成云致雨 |
91 |
大气环境问题 |
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 |
92 |
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 |
大气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的垂直变化 |
93 |
大气垂直分层 |
对流层、平流层(含臭氧层)、高层大气(含电离层) |
94 |
对流层的主要特征 |
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
95 |
平流层的主要特征 |
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运动为主,对高空飞行有利 |
96 |
大气上界 |
离地面约2 000-3
000千米 |
97 |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 |
太阳高度角 |
98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
吸收(有选择性,如臭氧吸收紫外线)、反射(无选择性)、散射(有选择性,如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
99 |
辐射定律 |
物质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
100 |
地面辐射 |
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
101 |
大气逆辐射 |
夜间有云较温暖,夜间晴朗较寒冷 |
102 |
大气的保温作用 |
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 |
103 |
全球的热量平衡 |
地球多年平均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
104 |
气温的日变化 |
14时最高,日出前后最低 |
105 |
气温的年变化 |
北半球大陆,7月最高、1月最低;北半球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反之 |
106 |
气温的分布规律 |
自低纬向高纬递减 |
107 |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
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 |
108 |
热力环流 |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
109 |
热力环流的实例 |
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 |
110 |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
水平气压梯度力 |
111 |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大小 |
高压垂直指向低压。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
112 |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
113 |
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 |
由于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并不平行,而是有个交角 |
114 |
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步骤 |
①高压垂直指向低压,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③画出合力 |
115 |
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 |
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
116 |
大气环流的意义 |
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
117 |
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
赤道低压、信风、副热带高压、西风、副极地低压、极地东风、极地高压 |
118 |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位移 |
大致来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为例) |
119 |
北半球冬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 |
亚洲高压(大陆)、阿留申低压(太平洋)和冰岛低压(大西洋) |
120 |
北半球夏季海陆上的主要气压中心 |
亚洲低压(大陆)夏威夷高压(太平洋)亚速尔高压(大西洋) |
121 |
季风的成因 |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
122 |
季风的典型分布地区 |
东亚季风(西北、东南风);南亚季风(东北、西南风) |
123 |
降水形成的条件 |
空气饱和时,气温继续下降;有凝结核;水滴增大到能下降到地面 |
124 |
降水的时间变化类型 |
全年多雨,全年少雨,夏季多雨,冬季多雨,常年湿润 |
125 |
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
赤道附近多,两极地区少,回归线中西部少、东部多,中纬度内陆少 |
126 |
锋面天气系统的分类 |
冷锋(冷气团势力强)、暖锋(暖气团势力强) |
127 |
锋面天气 |
暖空气抬升,常出现阴雨天气 |
128 |
锋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实例 |
北方夏季的暴雨(冷锋)、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冷锋) |
129 |
低压 |
又称气旋,水平方向空气辐合,北逆南顺;垂直方向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
130 |
高压 |
又称反气旋,水平方向空气辐散,北顺南逆;垂直方向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
131 |
高、低压影响我国天气的实例 |
高压:秋高气爽;低压:夏秋的台风 |
132 |
锋面气旋 |
锋前锋后的天气差异,冷气团一侧阴雨 |
133 |
气候要素 |
气温、降水量 |
134 |
气候形成因素 |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
135 |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 |
日较差、年较差、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 |
136 |
世界气候类型的名称 |
热带(四种)、亚热带(两种)、温带(三种)、寒带(一种) |
137 |
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 |
全年高温多雨;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赤道附近 |
138 |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 |
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赤道低压和信风交替控制;南北纬10°-回归线 |
139 |
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 |
全年高温少雨;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中部和西岸 |
140 |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 |
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 |
141 |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 |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纬度20°-35°的大陆东岸 |
142 |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 |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受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南北纬30°-40°的西岸 |
143 |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 |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40°-60°的大陆东岸 |
144 |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 |
冬暖夏凉,降水均匀;终年盛行西风;40°-60°的大陆西岸 |
145 |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 |
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少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温带内陆 |
146 |
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 |
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 |
147 |
气候的变化 |
地质时期、历史时期、19世纪末以来 |
148 |
气候资源的特点 |
可再生,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有较大的变率 |
149 |
气候资源与农业 |
种植制度(作物的结构、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 |
150 |
气候资源与建筑 |
小区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 |
151 |
风与城市规划 |
工业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居住区布局在盛行风的上风向 |
152 |
气候资源与交通 |
公路、铁路、机场(暴雨、泥石流、风速、桥涵、云雾、地势等) |
153 |
寒潮的危害 |
带来严寒、大风、霜冻,对春秋季的农作物危害最大 |
154 |
寒潮的防御 |
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
155 |
台风(飓风) |
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形成的大旋涡 |
156 |
台风(飓风)的时空分布 |
夏秋季节,西北太平洋最多 |
157 |
热带气旋强度等级 |
热带低气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 |
158 |
台风的监测与预报 |
利用气象卫星确定台风中心位置,估计强度,监测移动方向和速度 |
159 |
暴雨形成条件 |
①充足的水汽,②强烈上升运动,③持续的天气系统 |
160 |
洪涝灾害的防御 |
提高预报的准确率,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
161 |
干旱的危害 |
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
162 |
干旱的防御 |
改善生态、选择耐旱作物、开展水利建设、改进耕作制度等 |
163 |
大气环境保护 |
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酸雨 |
164 |
全球变暖趋势的人为原因 |
①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
165 |
全球变暖造成的后果 |
①海平面上升,②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
166 |
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
氟氯烃化合物消耗臭氧 |
167 |
大气臭氧层总量减少的危害 |
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造成破坏 |
168 |
臭氧层的保护 |
①研制新型制冷系统,②参与国际合作 |
169 |
酸雨的成因 |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
170 |
我国酸雨区的分布 |
①四川盆地,②珠江三角洲,③长江三角洲 |
171 |
酸雨的危害 |
①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②土壤酸化,③腐蚀建筑物,④危及人体健康 |
172 |
酸雨的防治 |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煤炭中的硫资源综合利用 |
173 |
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 |
海洋水量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 |
174 |
海岸带 |
从滨海平原到大陆架之间的广阔区域 |
175 |
海岸带与人类活动 |
全球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60千米的范围内 |
176 |
海水热量的收入 |
太阳辐射 |
177 |
海水热量的支出 |
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
178 |
影响海洋表层水温的因素 |
太阳辐射、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 |
179 |
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
180 |
海水等温线的判读 |
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②高高低低规律判断寒暖流 |
181 |
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 |
表层海水温度变化较大,深层海水温度变化不大 |
182 |
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
海洋面积广,水量大,而且热容量又很大 |
183 |
海水中主要盐类物质 |
氯化钠、氯化镁 |
184 |
盐度的概念 |
1 000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 |
185 |
海洋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
186 |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
降水量、蒸发量、洋流、河流淡水汇入(径流量) |
187 |
盐度最高的海区和最低的海区 |
红海(亚非交界)、波罗的海(北欧附近) |
188 |
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
波浪(风浪)、潮汐(大潮和小潮)、洋流 |
189 |
洋流的概念 |
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
190 |
洋流的成因分类 |
风海流、补偿流(大多南北向)、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 |
191 |
风海流的成因 |
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 |
192 |
世界洋流模式(低、中纬) |
反气旋型,北半球为顺时针流动、南半球为反时针流动,大陆东岸为暖流、大陆西岸为寒流 |
193 |
世界洋流模式(中、高纬) |
北半球中高纬是气旋型大洋环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为寒流、大陆西岸为暖流 |
194 |
北印度洋洋流的分布规律 |
冬逆夏顺,冬季洋流向西流、夏季洋流向东流 |
195 |
南印度洋的洋流分布 |
南赤道暖流、厄加勒斯暖流、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
196 |
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 |
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
197 |
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 |
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 |
198 |
北大西洋的洋流分布 |
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 |
199 |
南大西洋的洋流分布 |
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本格拉寒流 |
200 |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①气候,②海洋生物,③污染,④航海 |
201 |
海洋资源的分类 |
化学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能源 |
202 |
各类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
海洋化工;养殖、增殖;深海锰结核;潮汐和波浪发电 |
203 |
渔业资源的形成因素 |
大陆架、河流带来营养物质、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 |
204 |
世界主要渔业国 |
中国、日本 |
205 |
世界渔场分布 |
北太平洋、东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东北大西洋、东南大西洋 |
206 |
海洋油、气开发 |
利用地震波寻找,海上钻井平台、装油站、海底管道 |
207 |
海洋空间利用的特点 |
复杂性和特殊性(海洋气象多变、深海环境差、海水腐蚀性等) |
208 |
海洋空间利用的方式 |
交通运输、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 |
209 |
著名海峡 |
马六甲、霍尔木兹、直布罗陀、英吉利、麦哲伦、白令、曼德等 |
210 |
著名运河和港口 |
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鹿特丹 |
211 |
腹地 |
港口的服务区域 |
212 |
海洋货物运输条件 |
港口、集装箱船、无线电导航、全球定位技术、最佳航线、服务 |
213 |
世界围海造陆的典型地区 |
荷兰、日本、澳门 |
214 |
中国沿海 |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
215 |
中国主要渔场、盐场 |
舟山渔场、长芦盐场 |
216 |
海洋环境问题 |
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破坏 |
217 |
海洋污染的产生原因 |
陆地上的生产过程(废弃物、冷却水、杀虫剂、石油渗漏) |
218 |
海洋污染的危害 |
危害海洋生物,甚至危及人类的健康 |
219 |
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 |
海岸工程建设、围海造田、过度捕捞、自然环境变化 |
220 |
石油泄漏清污方法 |
分散、沉降、吸收、围栏、放任、燃烧 |
221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
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领海宽度、国际海底资源 |
222 |
领海、专属经济区 |
12海里,200海里 |
223 |
岩石圈的范围 |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 |
224 |
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 |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
225 |
矿物的概念 |
单质或天然化合物 |
226 |
岩石的概念 |
由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
227 |
矿产的概念 |
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的要求 |
228 |
造岩矿物 |
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 |
229 |
岩石成因分类 |
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 |
230 |
常见岩石 |
岩浆岩:玄武岩、花岗岩;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变质岩:大理岩、板岩 |
231 |
地壳物质循环规律 |
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
232 |
地质作用的概念 |
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 |
233 |
地质作用的分类 |
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
234 |
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
235 |
地壳运动的两种类型及其影响 |
水平运动(褶皱山系、裂谷海洋)、升降运动(海陆变迁) |
236 |
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
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板块交界地壳活动,板块运动形成地貌 |
237 |
六大板块的名称 |
亚欧、非洲、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极洲板块 |
238 |
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貌 |
张裂(裂谷、海洋)、相撞(海沟、岛弧链、海岸或褶皱山脉) |
239 |
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 |
海岭和断层(大多在洋底)、海沟和造山带(大多在陆地边缘) |
240 |
地质构造的概念 |
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 |
241 |
地质构造类型 |
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下沉岩块) |
242 |
背斜成谷和向斜成山的成因 |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接受沉积物,成为山岭 |
(八)表格
表格是地理统计信息资料的分类列表展示形式,它可以把冗长繁琐的文字叙述加以简化,是对教材内容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和提炼。表格清晰、醒目、简练、重点突出,能体现"少而精"的原则,表格中展示的各项地理要素均是紧密相关的,数据资料均是客观、真实的,能较好地反映地理现象和规律,各种自然和人文信息都可以表格的形式出现。
解读表格题,最关键的是要灵活运用表格中的数字,从数字中找出表格要反映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规律,切不可被表中众多的数据所迷惑。一般而言,解读表格时应注意:
1.认真筛选表格中的数据,其中有些是解题时必不可少的,是解题的关键,命题者将其混杂在一般的数据之中,我们要会从中发现出来。
2.对地理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即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得出结论,这样通过定量地分析,用数字去说话,也就很有说服力了。
3.对地理数据进行定性分析,这类表格不要求对具体的数字进行计算,但需要从所给的数据中得出结论来。
(七)地图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理学的许多信息都可以通过地图的形式反映出来,因此正确地判断区域地图是每个参加高考的同学必须具备的能力。
判断地图时,最关键的是要能够对图中的信息进行准确的定位,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根据经纬度来判断
不同度数的经纬线在地球上都具有唯一性,因此我们可根据题中给出的经纬线度数来判断区域的位置。
在众多的经纬线中,要能记住每条经纬线所经过的区域是不可能的,但头脑中一定要能够清楚地记得比较重要的一些经纬线通过的地方,如0°经线经过英国首都伦敦、欧洲西部、非洲西部和大西洋东部等地,而120°E经线则经过亚洲的东部、澳大利亚的西部、太平洋的西部边缘和印度洋的东部边缘等地。在区域复习时,还要能记住20°W(经过大西洋的中部)、160°E(经过太平洋的西部)、120°W(经过北美西部、南太平洋中部)、赤道(经过非洲中部、印度洋北部、亚洲东南部、太平洋中部、南美洲北部、大西洋中部)、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重要的经纬线。
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记忆,记住通过各大洲、各大洋、主要国家的经纬线度数:如非洲中部的经线为20°E,南美洲中部为60°W经线,北美洲中部为 100°W经线,印度洋中部为80°E经线。
0°纬线 |
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肯尼亚、印度尼西亚、厄瓜多尔、巴西 |
北回归线 |
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恒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台湾岛、墨西哥高原;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沙特阿拉伯、印度、孟加拉国、缅甸、中国、墨西哥 |
北纬30° |
撒哈拉沙漠、尼罗河三角洲、西奈半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伊朗高原、印度河平原、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中国、墨西哥、美国 |
北纬60° |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阿拉斯加半岛、拉布拉多半岛;挪威、瑞典、俄罗斯、美国、加拿大 |
南回归线 |
纳米布沙漠、南非高原、马达加斯加岛、维多利亚大沙漠、阿塔卡马沙漠、拉普拉塔平原;纳米比亚、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巴拉圭、巴西 |
南纬30° |
南非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南非、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巴西 |
0°经线 |
大不列颠岛、西欧平原、伊比利亚半岛、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沿岸;英国、法国、西班牙、阿尔及利亚、加纳 |
东经90° |
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阿尔泰山脉、吐鲁番盆地、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俄罗斯、蒙古、中国、不丹、孟加拉国 |
西经90° |
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加拿大、美国 |
180°经线 |
俄罗斯,密克罗尼西亚 |
2.根据比较有特色的地理事物来判断
任何区域都有自己的特征,尤其是中学课本中重点介绍的区域,我们应牢记这些区域内的主要山脉、河流、资源、城市等信息,在根据上述方法判断出区域位置的基础上,用具体的地理事物来逐一对照往往是我们验证判断正确与否的重要依据,甚至于就是进行区域判断的切入点。在用该方法进行区域判断时,应先从自己最熟悉的一两个标志物着手,然后逐步扩大战果,在得出初步结论后,再用其他的标志物来进行验证。如美国本土略显长方形、印度像由三个不等的三角形组成的复合三角形、埃及近似梯形、法国是不太规则的六边形等。
在给出较大范围的地图时,判断起来较为容易,但如果只是给出极小的一部分地区,判断时就要特别小心。有时,可能给出的并非是一个区域的地图,而只是地图上的一条经线或纬线,这对我们的要求更高,要求我们头脑中要有非常清晰的中国和世界地图。
(六)联系图
联系图通常是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联系的地理事物的形成机制、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联网成图,它能从整体性的角度来反映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类图既可表示自然地理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又可表示人文地理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还可表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间各种现象的联系。联系图实质上是课本上基本原理的变形,可反映出大量的地理事实,使复杂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简明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对学生理解各种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最终了解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认识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规律性等,都有重要作用。如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吉林西部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等。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妨把课本上一些有联系的事物和现象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判读联系图时,首先应搞清楚该图的中心思想,把握图的核心,认真读懂图意,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其次根据图中信息所对应知识,进行联想,把相关的知识在头脑中过一遍,并使之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判断。一般的联系图都会留几个空框要求考生填空或选择填空,在推理时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从最简单、最有把握的方框入手,这样一来,相当于已知条件逐渐增多,再进一步推理其他空白处的内容就相对轻松多了。
判断联系图时一定要注意,完成了各框和相应的箭头之后,要利用所掌握的概念、原理、分布规律等知识将所有的方框和箭头再验证一遍,以确保判断的正确。
(四)景观图
一种景观的形成,往往与当地的自然、人文地理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通过某地典型的景观能够反映出该地的一些突出的地理特征。故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借助地理景观图可有效地延伸学生的视野,获得遥远的、不能进行直接观察到的地理事物的具体概念和印象。
景观图主要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自然带的景观图、典型地质地貌景观图、部分城市的著名建筑物图等。对不同类型的景观图,我们应采取不同的判读方法:
对于自然类的景观图,我们应首先准确判读该景观图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说明哪种地理现象。通过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先将其准确定位,然后再结合当地的区域特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其相关的其他知识。如拿到"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一图,首先就要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判断出这是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真实写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这种地表形态的形成是由于黄土土质疏松、地表植被覆盖差、多暴雨等原因导致的,这种形态对当地生产、生活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当地人又该如何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实现自然和人类的协调发展。
人文景观中,古建筑和古迹在教材中屡见不鲜,如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的泰姬陵等。对于这类景观,我们要能记住它的名称、所在的国家、城市,以及这些国家和城市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应该认识这些世界和我国非常著名的建筑,即使是课本上没有出现的人文景观,如我国的故宫、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作为常识也应牢牢记住。
(二)等值线图
所谓等值线,就是在地图上将地理要素值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常见的主要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等震线、等盐度线、pH等值线、等太阳高度线等。但不管哪类等值线图,它们是有一些共性的,如每幅等值线图的等间距相等,它的弯曲、疏密都表示一定的含义等。故无论是哪种等值线图,在判读时都要注意等值线的极值、走向、弯曲形态、疏密状况等,并要对此现象作进一步的探究。下面以最常见的几种等值线图为例:
等高线图
等高线即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它一般具有下面几个特征:1.同线等高:即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故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同一个地点不可能有两个不同的高度,但陡崖处除外;2.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相同,故只要知道一幅等高线图中任意两条线的海拔,就可推算出其余各线的海拔;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即无论等高线如何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如果图幅较小的话,不一定能显示出来;4.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在同一幅图中,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同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1. 在判读一幅等高线图时,要从上述的几个特征入手,从以下个几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地形 |
表示方法 |
示意图 等高线图 |
地形特征 |
说明 |
山地山峰 |
闭合曲线外低内高 |
|
四周低中部高 |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 |
盆地洼池 |
闭合曲线外高内低 |
|
四周高中间低 |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 |
山脊 |
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 |
|
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 |
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
山谷 |
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 |
|
山脊之间低洼部分 |
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
鞍部 |
一对山脊等高线之间 |
|
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 |
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 |
峭壁陡崖 |
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 |
|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或陡崖 |
|
判断时要注意几条特殊的等高线,如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坡,可通视,反之为凸坡,不可视。
2.判断两地的相对高度及温差
相对高度即两地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也即两地的海拔之差,在对流层中,海拔每升高1 000米,温度就会下降6℃,故两地的相对高度也可算出两地的温差。对于两海拔都是不定值的点,计算相对高度时尤其要细心推测。如跨n条等高距为h的等高线的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为:(n-1)h≤H<(n+1)h。
3.等高线的疏密还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从而判断其开发利用方式。一般来说,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而等高线越密集,则坡度越陡,开发利用时就越要注意。
4.根据等高线判断通视问题:如果两地之间没有较高的山峰或山脊,或一个山坡为凹坡,则不影响这两地之间的视线,即可通视。
5.根据等高线还可确定一系列"点"的区位
工厂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方向,结合地质地形条件,宜放在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从经济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
港口的建设应考虑选择在避风的深水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方。
水坝应建在山谷的开口处,如果山谷为里大外小的口袋形,其出口处是理想的水坝坝址选择地。
6.根据等高线还可确定一系列的线
一般而言,河流发源于河谷地区,因此等高线由小向大弯曲的地方可能发育河流;且河谷处的等高线越密集,河流的流速越快,该河段的水力资源就越丰富。
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就越陡,因此在选择登山路线时,应尽量经过等高线稀疏的地方。
建铁路、公路时,应选择在坡度平缓的地区,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度、坡度,少过河建桥;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引水线路的选择应遵循从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的原则。
输油管道的选择,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7.根据等高线确定面
在进行工农业生产时,可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等,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农业布局方案,如等高线较为密集的山区可发展林业、畜牧业。
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方。
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的向阳地带,交通要便利且远离污染源。
8.根据等高线可绘制出地形剖面图,然后结合剖面图进行一系列的判断和推理。
有关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不再详述,由于该图能更加直观地表示地面的垂直变化,因此它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大堤、建设铁路、公路时,作为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依据,用处很大。
等温线图
等温线是地图上气温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等温线图是用若干条等温线来表示一个地区气温分布的专用地图。这种图能帮助人们形象地确定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各地区气温差异的形成原因。判读时要注意:
1.根据等温线判断南、北半球位置:由于全球温度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向高纬降低,如果自北向南等温线数值逐渐减小则表示纬度逐渐增大,因此该地位于南半球;反之则是北半球。
2.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海陆位置、季节等信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海洋和陆地的升温、降温速度并不相同,冬季时陆地上的温度较低、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而海洋的温度较高、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夏季时情况刚好相反。因此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可以判断海陆位置、季节等信息。
3.海洋中,等温线的分布较为平直,但如果受洋流的影响,等温线常会产生弯曲。暖流流经的地区,海水的温度要高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因此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寒流流经的地区,海水的温度要低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因此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因此根据大洋中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可以判断出寒、暖流,再结合其他的一些信息,甚至可判断出具体洋流的名称。
4.根据等温线还可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升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降低。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山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小,盆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大,这类图中等温线常与等高线平行。
等压线图
等压线是指某个水平面上的气压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分析等压线图,一般包括:
1.判断高、低压中心及天气状况: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值大于四周,即等压线上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变小的为高压中心;反之为低压中心。在高压中心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因此不易形成阴雨天气,较为晴朗;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2.判断各处的气压高低及所处气压场中的部位:根据等压线所提供的数值,可判断图中任何一点气压值的高低,并进一步判断高压脊和低压槽的位置。由高压向外伸出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的连线为脊线;由低压向外伸出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等压线中弯曲最大处的连线为槽线,在槽线处常会伴生着锋面,从而形成锋面气旋。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的交汇处,称为鞍部,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
3.判断一个地点的风向和风力大小
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右斜穿等压线;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左斜穿等压线。但在高空中,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而风力的大小则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4.判断锋面的位置、性质及雨区位置
在等压线图中常伴有锋面,它一般出现在低压向外伸出的狭长区域,根据两侧空气的冷暖性质还可判断出锋的性质,冷锋一般会形成锋后雨,而暖锋则为锋前雨。
其他等值线图
除了上述几种等值线之外,还可根据课本上的信息画出其他多种等值线,但不论是何种等值线,其遵循的规则一样,因此判断的方法也大同小异。
(一)坐标图
坐标图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表示两项或多项地理要素的数字信息图形。它一般用柱状、曲线、折线、点等来表示相关的地理信息。常见的坐标形式有:
1.两维坐标:即直角坐标,用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两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坐标中的点、线等内容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它能够简明地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如课本中比较多见的有:
横坐标表示时间的变化,包括一日内的变化(如气温的日变化图、气压的日变化图)、一年内的变化(如全球气温年变化图、降水量柱状图)、多年内的变化(如郊区农作物产量变化图、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图、气温平均值的变化图)。
纵坐标表示空间的变化:包括水平方向的变化(如夏至日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图、海水温度和盐度随纬度分布图、降水量随纬度的变化图)和垂直方向的变化(如海水温度垂直分布示意图、气温的垂直变化图)。
此外,教材中还有许多有相互关联的地理事物,它们也可以用两维坐标的形式表示出来,如震级与烈度之间的关系、资源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之间的关系等。
2.三维坐标:这种图表尚未在课本中出现(新版初中地理教材里现已开始出现),它是用三维空间来反映三个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或是将之统一在一个平面内,形成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
3.多维坐标图:多维坐标图是根据坐标的一般原理,将众多具有并列关系的信息反映在一张图上绘制而成。如土壤的成分组成、气候的气温降水资料、风频玫瑰图等。
解读坐标图时,首先要能正确判读并理解坐标系统中各坐标的具体含义,明白该图反映了哪两个或哪几个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其次要获得坐标中的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趋向。坐标图上的点、线(折线、曲线、直线)、柱等既表示了地理事物的数量,又反映了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如曲(折、直)线递减段表示纵坐标项目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折、直)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斜率小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小;此外,尤其要注意曲线或折线变化的起点、终点、转折点的特殊变化,从中发现规律性及根本特征。
在判读坐标图时,要注意三类问题:一是忽视坐标轴上数量信息而导致判读错误。如对比两幅降水柱状图的降水量的多少,不能仅看表示降水的柱子高低,就认定降水量相同或不同,而要认真看清纵坐标单位数值。二是忽视图中的隐含信息。不少考生只注意图像中地理事物多少、强弱、增减的变化,而不注意分析其蕴含的道理,只是从表面上读懂该图,比较肤浅,没有接触到本质。三是判读正三角坐标图时,要注意这种三角坐标图的三条边都是坐标轴,三项要素在数轴上比例由低到高方向也应是一致的,要看清楚各轴所代表的含义。
地理图表即直观反映地理事物特点和联系的各类图像和表格,它可以把抽象难理解的文字表述内容加以形象化、具体化、条理化,是地理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和热点。最新颁布的《考试大纲》提出的考核目标的第一条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而许多信息的获取都是通过图表进行的。
通过地理图表来考查考生的地理知识和能力非常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这也是各类命题的大势所趋。这一要求在近几年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得到了较好的反映,甚至于到了无图不成题的地步。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