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存在周期性,一般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回答10-11题。
10.下图是人们常用来描述经济衰退后宏观经济几种可能的发展轨迹(纵坐标:经济增长率;横坐标:经济周期),据此判断,其中最佳的发展轨迹是
A.“V”型 B.“U”型 C.“L”型 D.“W”型
11.这种经济周期性波动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 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无能为力 ②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 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 ④ 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避免规律的起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某镇政府认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不惜财力建设“别墅式新农村”。这一认识和做法
A.是对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的曲解 B.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C.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D.坚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理念
8.丢块石头到水里,水波是逐步递减的,越向外冲击力越小,这就是“涟漪效应”。现代国际社会中,一般来说,市场开放程度小、处于全球化边缘的国家,受到危机的影响也小。“涟漪效应”表明
A.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和贸易的国际化 B.主权国家要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C.经济全球化对不同开放程度国家的影响不同 D.经济落后国家不宜走对外开放之路
7.“通常情况下‘企业管牛,政府管熊’。”也就是说,一般而言,市场环境好的时候,企业自己努力赚钱,市场环境不好时,政府要出手救市。下列属于“政府管熊”的措施有
①降低税率 ②降低利息 ③减少国债发行 ④提高贷款利率
A.①③ B. ③④ C.①② D.②③
6. 2009年国家将安排50亿元资金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和购买1.3L以下微型客车给予财政补贴。这一举措有利于
①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②改善农村消费结构
③有效弥补市场的缺陷 ④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 2008年3月1日起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这将减少财政收入约300亿元。在这里,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企业利润 C.国家分配政策 D.人民生活水平
4.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经验表明,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要使生产关系适合
A.经济基础的状况 B.上层建筑的状况 C.生产力的状况 D.所有制结构的状况
3.某居民家庭2008年总支出情况如下(单位:元)
食品 |
衣服 |
教育、医疗 |
水、电、煤 |
通讯、交通、娱乐 |
购买股票、债券 |
20000 |
20000 |
25000 |
5000 |
10000 |
20000 |
该居民家庭2008年的恩格尔系数应该为
A.20% B.50% C.25% D.33.3%
2. “据统计,现在地球上还有65.83亿千加仑的石油,假如人类每年用掉15万千加仑的石油,那么多长时间会用完呢?”某同学通过论证,得到结论是:永远也不会用完。下列观点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A. 地球上的石油资源是无限的 B. 人们会通过技术创新找到低成本的互补品
C. 人类自觉节约利用石油资源 D. 人们会通过技术创新找到低成本的替代品
1.2009年4月,浙江嘉兴休闲购物节发放总额5000万的消费抵用券,消费者在相关商场中购物满一定金额时,可以用消费抵用券抵扣一部分货款。这种消费抵用券
①能够在短期内刺激消费 ②有助于扩大内需
③能够直接扩大生产规模 ④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