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04年天津)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9g重水所含有的电子数为 B. 1mol中含有离子数为
C. 氯气与足量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D. 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
7.(2004年北京卷)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0.1稀硫酸100mL中含有硫酸根个数为0.1
B. 1mol(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10
C. 2.4g金属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
D.12.4g白磷中含有磷原子数为0.4
6.(2006年四川卷)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 O2比03的质量小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5.(2006年江苏)标准状况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02,另一个装有CH4,两瓶气体具有相同的( )
A.质量 B.原子总数 C.密度 D.分子数
4.在273K和101kPa的条件下,将2.00g氮气、1.40g氮气和1.60g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是 ( )
A.6.72L B.7.84L C.10.08L D.13.44L
3、(2005年全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SO2和CO的质量相等
B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与氨水中的c(OH-) 相等
C 乙酸分子与甲酸甲酯分子中的共价健数相等
D 等温等压下,3mol C2H2(g)和1mol C6H6(g)的密度相等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
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
C.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数一定相等
1.(2004年北京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4个容器中分别装有4种气体。已知各容器中的气体和容器的容积分别是a. CO2,100mL;b. O2,200mL;c.N2,400mL;d.CH4600mL。则4个容器中气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a>b>c>d B.b>a>d>c C.c>d>b>a D.d>c>a>b
2、 从相关报纸中找出一些新闻,将它们与本则新闻进行比较,认真体会本则新闻的独特性。
[板书设计]
重现新闻的事实真相: 参观奥斯维辛的经过与及参观者的感受
客观的细节(动作、神态)描写: 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懑,控诉
传达作者的主观情感: 对生命人性的思考,对和平的向往
写作特点: 文字简练朴实;视角独特;多用否定句
[教学后记]
不是新闻的“新闻”与没有新闻的“新闻”
──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独特构思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不能算是一篇新闻稿。这首先因为它的标题与新闻稿标题展示新闻事件核心的要求不符。既然“没有什么新闻”,那么它还能算是一篇“新闻”稿吗?其次因为它违背了新闻稿导语加主体的结构规律。它没有设置导语,就直奔主体而去了。没有导语的稿子,能算是“新闻”稿吗?再次因为它在内容上不具备新闻的诸要素。除了地点(奥斯维辛集中营)、事件(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两个要素之外,其他的要素如参观的人是谁(人物)、在什么时间参观(时间)都是模糊不清的。连最起码的新闻要素都不具备的稿子,你能说它是“新闻”稿吗?
然而,这确实是一篇新闻稿,而且是新闻史上被称为“名作”的新闻稿。如果它的作者当年循规蹈矩地按新闻稿的要求去写它的话,那么它或许会成为一篇地道的新闻稿,却成不了“名作”。
把新闻写得不像新闻,“没有新闻”却硬要写新闻,这正是罗森塔尔的别出心裁之处,也正是它成为“名作”的主要原因。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标题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却是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最大的事实。这里除了每日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者,让人们了解当年纳粹犯下的滔天罪行这些几乎千篇一律的“旧闻”之外,确实没有什么“新闻”。假如说奥斯维辛有了新闻,比如说重新开张了什么的,那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了。因此,“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虽然是有悖新闻创作规律的,却是爱好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所共同期待的。
奥斯维辛虽然没有什么新闻,却有着许多当年纳粹留下的用于迫害囚犯们的“旧物”,比如毒气室、牢房、绞刑室,比如鞭刑柱、焚尸炉,比如6英尺宽、3英尺高的每夜里面要睡五到十个女囚犯的木盒子,比如数以千计的死难者的照片……它们都是当年纳粹犯下的滔天罪行的铁证。参观者在这些“旧物”面前的各种反应,才是作者所要发掘的新闻意义。从对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步履不由地慢了下来”“表情茫然”“停下脚步”“浑身发抖”“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想叫,但是叫不出来”“跪了下去,在自己的胸前画十字”等神情举止的描写中,我们可以体会得到,这些“旧物”已经对参观者的心灵造成极大的震撼。作者发掘“旧物”的新闻意义这一目的已经达到了。
然而,敏锐的记者罗森塔尔还是发现了一些可以说是与笼罩在奥斯维辛的肃穆气氛不相协调的东西,比如“阳光明媚”“碧绿的草地”“孩子们的嬉笑”“雏菊花在怒放”等等。它们透露出来的信息是可怕的,这就是对纳粹罪行的淡忘。如果说发掘“旧物”中的新闻意义是重要的话,那么,警示世人如果淡忘了纳粹的罪行,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悲剧就可能重演,就是重中之重的了。
这或许也是它成为“名作”的原因之一吧?
1、 认真完成课后习题,教师要进行抽查。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