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89674  389682  389688  389692  389698  389700  389704  389710  389712  389718  389724  389728  389730  389734  389740  389742  389748  389752  389754  389758  389760  389764  389766  389768  389769  389770  389772  389773  389774  389776  389778  389782  389784  389788  389790  389794  389800  389802  389808  389812  389814  389818  389824  389830  389832  389838  389842  389844  389850  389854  389860  389868  447090 

8. 1889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而修建的埃菲尔铁塔,主要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其依据是

A.钢铁和电的使用 B.蒸汽和石油的使用

C.电和石油的使用 D.电和蒸汽的使用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同时也带动钢铁工业的发展。由此可以判断得出A。

答案:A

试题详情

7.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

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

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解析:通过材料可以看出,英国的市场遍布全球,A和B的说法不正确,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晚期之后,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限定“19世纪中期”。

答案:C

试题详情

6. 近代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经历了由手工工场、工厂制度到大企业的演变。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世界市场扩大 D.殖民扩张

解析:工业革命时期,生产资料和工人被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形成工厂制度。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

答案:A

试题详情

5. 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C.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火车的出现冲击了原有的封建等级制度,使封建贵族特权出现动摇,社会关系出现了变化。故符合题意的是B。

答案:B

试题详情

4. 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①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 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 ④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19世纪的欧洲,促使家庭职能即社会关系发生变化的因素应是工业革命。④属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变化。②容易理解。③要注意19世纪,工业革命开展,工厂代替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答案:A

试题详情

3. 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B.殖民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殖民地进行建设

C.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D.殖民地国家应该重视交通业的发展

解析: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密切各地联系,促进世界市场形成。它给殖民地带来灾难,但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答案:C

试题详情

2. 15世纪末,欧洲人踏上了探索新航路的旅程。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获取高额的商业利润

B.利用武力进行“圣战”

C.展现欧洲人的冒险精神

D.掠夺海外殖民地和市场

解析:欧洲对东方的贸易一直处于转口贸易,高额的利润使西欧的贵族和商人渴望开辟抵达东方的新航路。故符合题意的是A。

答案:A

试题详情

1. 新航路的开辟,实现了美洲文明与世界其它地区文明的首次接触与碰撞。对此作出重大贡献的欧洲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解析:迪亚士仅仅是到达了非洲的最南端,达·伽马到达的是印度,麦哲伦也到达了美洲,但比哥伦布要晚,哥伦布到达美洲是1492年,麦哲伦到达美洲是1520年左右。

答案:C

试题详情

15.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以下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 15 min后失活。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可分别测定一种酶的催化效率。请协助完成“测定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实验。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 cm)。

主要试剂及仪器:1 mg/mL的标准麦芽糖溶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作麦芽糖梯度液,取7支干净的具塞刻度试管,编号,按表加入试剂,再将试管置于60℃水浴中加热2 min,取出后按试管号顺序排列。

试剂
试管号
1
2
3
4
5
6
7
麦芽糖标
准液(mL)
0
0.2
0.6
1.0
1.4
1.6
2.0
蒸馏水(mL)
2.0
 
 
 
 
 
 
麦芽糖含量(mg)
0
0.2
0.6
1.0
1.4
1.6
2.0
斐林试剂(mL)
2.0
2.0
2.0
2.0
2.0
2.0
2.0

步骤二:制备酶液。

―→―→

步骤三:                                

步骤四:另取四支试管,编号A、B、C、D,向A、B试管中各加5 mL 5%淀粉溶液,向C、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已经处理的酶溶液(忽略少量的麦芽糖)和蒸馏水,将四支试管置于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 min,然后将C、D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入到A、B试管中,摇匀后继续在40℃恒温水浴中保温10 min。

步骤五:                                  

结果分析:将A试管中颜色与第①步中获得的麦芽糖标准液进行比较,获得该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

分析上述步骤回答:

(1)步骤一的2-7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的量分别是  (单位mL)。

(2)实验中B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                    

解析:由题干可知,小麦种子中同时存在α、β两种淀粉酶,而实验目的是测定α-

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故可将提取的混合酶液用70℃热水处理15 min,以使β-淀粉酶失活,从而只保留有活性的α-淀粉酶。α-淀粉酶催化淀粉生成麦芽糖,加入斐林试剂后生成砖红色沉淀,经与标准麦芽糖对比,可知α-淀粉酶的催化效率。

答案:步骤三: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70℃水浴中15 min,取出后迅速冷却

步骤五:分别取A、B试管中反应溶液各2 mL,向其中分别加入2 mL斐林试剂、60℃水浴加热2 min后,观察颜色变化 (1)1.8、1.4、1.0、0.6、0.4、0 (2)检测实验使用的淀粉溶液中是否存在还原糖

试题详情

14.(2010·广州模拟)蔗糖酶能专一催化1 mol蔗糖分解为1 mol葡萄糖和1 mol果糖。某科研小组在最适温度(40℃)、最适pH的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在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中画出最适状态下,反应过程中葡萄糖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1”标注)。在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图中画出最适状态下,一开始时将混合物中蔗糖的浓度增加50%,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的曲线(请用“7”标注)。

(2)在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中分别画出,一开始时将混合物中酶的浓度增加50%、反应温度降低10℃,反应温度升高10℃、反应温度升高20℃蔗糖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2”标注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用“3”标注温度降低10℃后的变化曲线、用“4”标注温度升高10℃后的变化曲线、用“5”标注温度升高20℃后的变化曲线)。

(3)拜糖平与蔗糖酶的亲和力较蔗糖大15 000倍,故能竞争性抑制蔗糖与蔗糖酶的结合。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拜糖平后,请在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图中画出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的曲线(请用“6”标注)。

解析:在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中,只有表示反应物浓度的曲线才会下降,可见图中的物质浓度是蔗糖浓度(反应物的浓度)。从反应关系看,1 mol蔗糖分解为1 mol葡萄糖和1 mol果糖,当蔗糖浓度为0时,反应完成,葡萄糖达到和蔗糖起始浓度相同的浓度水平,所以表示反应过程中葡萄糖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的起点是0,终点的浓度和反应物的起始浓度相同。增加酶只能使反应提前到达终点,所以用曲线2表示,其下降速度快;降低反应温度使反应延迟到达终点,用曲线3表示,其下降速度慢;温度升得越高,酶失活得越快,酶失活前仍能催化蔗糖分解,所以分别表示反应温度升高10℃和反应温度升高20℃的曲线是4和5。竞争性抑制是可逆的,酶越多,酶和底物结合的概率越高。加竞争性抑制剂后,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如曲线6所示。在酶浓度相同时,反应物浓度高,反应速率快,所以一开始时将混合物中蔗糖的浓度增加50%时,反应速率的变化应如曲线7所示。

答案:如图所示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