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圆O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1=∠2=22°,读图回答5-7题。
5、甲地的地理纬度为( )
A、23°26′N B、66°34′N C、22°N D、90°N
6、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A、22° B、44° C、11° D、68°
7、该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 B、尼罗河河水泛滥
C、巴西高原草原一片枯黄
D、北极考察的好时机
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城市某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统计表,据此回答1-4题。
城市 |
日出时间 |
日落时间 |
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 |
甲 |
4:30 |
18:30 |
45° |
乙 |
7:10 |
19:30 |
60° |
1.甲城市的经度为 ( )
A.120°E B.127.5°E C.112.5°E D.123.5°E
2.乙城市在甲城市的 ( )
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3.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A.纬度低,热量充足 B.土壤肥沃、地势平坦
C.山地垂直地域差异显著 D.迎风坡降水丰沛
4.乙地区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
A.交通落后 B.土壤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农林资源锐减
24.“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下列作品能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的是:
A.《唐璜》 B.《人间喜剧》 C.《英雄交响曲》 D.《向日葵》
23.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共同追求。古代罗马构建和谐社会主要是通过
A.树立皇帝的权威 B.宣扬人文主义思想 C.制定完善的法律 D.传播基督
22.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方面来说,是主张天赋人权,要求民主权利。下列哪一项历史运动没有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21.学习了解儒家思想后,有位爱思考的同学问老师:“为什么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假如你是老师应该告诉学生主要从哪一角度分析其原因?
A.思想内容的变化 B.社会环境的变化
C.统治阶级观念的变化 D.人民群众态度的变化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