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现1道复合其它知识的圆锥曲线综合题;
2.与圆锥曲线有关的最值问题、参数范围问题,这类问题的综合型较大,解题中需要根据具体问题、灵活运用解析几何、平面几何、函数、不等式、三角知识,正确的构造不等式或方程,体现了解析几何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预测2010年高考:
近年来圆锥曲线在高考中比较稳定,解答题往往以中档题或以押轴题形式出现,主要考察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圆锥曲线在新课标中化归到选学内容,要求有所降低,估计2007年高考对本讲的考察,仍将以以下三类题型为主.
1.求曲线(或轨迹)的方程,对于这类问题,高考常常不给出图形或不给出坐标系,以考察学生理解解析几何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能力;
3.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2.通过圆锥曲线与方程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1.由方程研究曲线,特别是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问题常化为等式解决,要加强等价转化思想的训练;
3.数学思想
(1)迭加累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方法)若,则……;
(2)迭乘累乘(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方法)若,则……;
(3)逆序相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4)错位相减(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2.常用结论
(1) 1+2+3+...+n =
(2)1+3+5+...+(2n-1) =
(3)
(4)
(5)
(6)
1.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公式法:适用于等差、等比数列或可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的数列;
(2)裂项相消法:适用于其中{
}是各项不为0的等差数列,c为常数;部分无理数列、含阶乘的数列等;
(3)错位相减法:适用于其中{
}是等差数列,
是各项不为0的等比数列。
(4)倒序相加法:类似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5)分组求和法
(6)累加(乘)法等.
题型1:裂项求和
例1.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公差不为0,首项也不为0,求和:
。
解析:首先考虑,则
=
。
点评: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公差不为0,首项也不为0,下列求和
也可用裂项求和法。
例2.求。
解析:,
.
点评:裂项求和的关键是先将形式复杂的因式转化的简单一些。
题型2:错位相减法
例3.设a为常数,求数列a,2a2,3a3,…,nan,…的前n项和。
解析:①若a=0时,Sn=0;
②若a=1,则Sn=1+2+3+…+n=;
③若a≠1,a≠0时,Sn-aSn=a(1+a+…+an-1-nan),
Sn=。
例4.已知,数列
是首项为a,公比也为a的等比数列,令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解析:,
①-②得:,
.
点评:设数列的等比数列,数列
是等差数列,则数列
的前
项和
求解,均可用错位相减法。
题型3:倒序相加
例5.求。
解析:。 ①
又。 ②
所以。
点评:Sn表示从第一项依次到第n项的和,然后又将Sn表示成第n项依次反序到第一项的和,将所得两式相加,由此得到Sn的一种求和方法。
例6.设数列是公差为
,且首项为
的等差数列,
求和:
解析:因为,
,
。
点评:此类问题还可变换为探索题形:已知数列的前
项和
,是否存在等差数列
使得
对一切自然数n都成立。
题型4:其他方法
例7.求数列1,3+5,7+9+11,13+15+17+19,…前n项和。
解析:本题实质是求一个奇数列的和。在该数列的前n项中共有个奇数,
故。
例8.求数列1,3+,32+
,……,3n+
的各项的和。
解析:其和为(1+3+……+3n)+(+……+
)=
=
(3n+1-3-n)。
题型5:数列综合问题
例9.(2009湖北卷文)设记不超过
的最大整数为[
],令{
}=
-[
],则{
},[
],
A.是等差数列但不是等比数列 B.是等比数列但不是等差数列
C.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 D.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
[答案]B
[解析]可分别求得,
.则等比数列性质易得三者构成等比数列.
例10.(2009湖南卷理)将正⊿ABC分割成(
≥2,n∈N)个全等的小正三角形(图2,图3分别给出了n=2,3的情形),在每个三角形的顶点各放置一个数,使位于⊿ABC的三遍及平行于某边的任一直线上的数(当数的个数不少于3时)都分别一次成等差数列,若顶点A ,B ,C处的三个数互不相同且和为1,记所有顶点上的数之和为f(n),则有f(2)=2,f(3)=
,…,f(n)=
(n+1)(n+2)
答案
解析 当n=3时,如图所示分别设各顶点的数用小写字母表示,即由条件知
即
进一步可求得。由上知
中有三个数,
中 有6个数,
中共有10个数相加 ,
中有15个数相加….,若
中有
个数相加,可得
中有
个数相加,且由
可得所以
=
题型6:数列实际应用题
例11.某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有两种方案,甲方案:一次性贷款10万元,第一年便可获利1万元,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增加30%的利润;乙方案:每年贷款1万元,第一年可获利1万元,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增加5千元;两种方案的使用期都是10年,到期一次性归还本息. 若银行两种形式的贷款都按年息5%的复利计算,试比较两种方案中,哪种获利更多?
(取)
解析:甲方案是等比数列,乙方案是等差数列,
①甲方案获利:(万元),
银行贷款本息:(万元),
故甲方案纯利:(万元),
②乙方案获利:
(万元);
银行本息和:
(万元)
故乙方案纯利:(万元);
综上可知,甲方案更好。
点评: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数列应用问题,由于本息金与利润是熟悉的概念,因此只建立通项公式并运用所学过的公式求解.
例12.(2009年广东卷文)(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点(1,)是函数
且
)的图象上一点,等比数列
的前
项和为
,数列
的首项为
,且前
项和
满足
-
=
+
(
).
(1)求数列和
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前
项和为
,问
>
的最小正整数
是多少?
解(1),
,
,
.
又数列成等比数列,
,所以
;
又公比,所以
;
又,
,
;
数列构成一个首相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
当,
;
(
);
(2)
;
由得
,满足
的最小正整数为112.
题型7:课标创新题
例13.(2009广东卷理)知曲线.从点
向曲线
引斜率为
的切线
,切点为
.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证明:.
解:(1)设直线:
,联立
得
,则
,∴
(
舍去)
,即
,∴
(2)证明:∵
∴
由于,可令函数
,则
,令
,得
,给定区间
,则有
,则函数
在
上单调递减,∴
,即
在
恒成立,又
,
则有,即
.
例14.(2009安徽卷理)首项为正数的数列满足
(I)证明:若为奇数,则对一切
都是奇数;
(II)若对一切都有
,求
的取值范围.
解:本小题主要考查数列、数学归纳法和不等式的有关知识,考查推理论证、抽象概括、运算求解和探究能力,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审慎思维的习惯和一定的数学视野。本小题满分13分。
解:(I)已知是奇数,假设
是奇数,其中
为正整数,
则由递推关系得是奇数。
根据数学归纳法,对任何,
都是奇数.
(II)(方法一)由知,
当且仅当
或
。
另一方面,若则
;若
,则
根据数学归纳法,
综合所述,对一切都有
的充要条件是
或
。
(方法二)由得
于是
或
。
因为所以所有的
均大于0,因此
与
同号。
根据数学归纳法,,
与
同号。
因此,对一切都有
的充要条件是
或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