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符合右图所示关系的D有几种
A.1 B.2
C.3 D.4
6.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各项的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基对羟基的影响,使羟基的活性变弱,电离H+ 的能力不及H2O
C.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苯酚中的羟基氢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醇羟基氢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5.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则此有机物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①取代 ②加成 ③消去 ④酯化 ⑤水解 ⑥氧化 ⑦中和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②③④⑤⑥⑦
4. 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
A.C5H10 B.C7H8O
C.CH4O D.C2H4Cl2
3. CH3CH(C2H5)CH(CH3)2的名称是
A.1,3﹣二甲基戊烷 B.2﹣甲基﹣3﹣乙基丁烷
C.3,4﹣二甲基戊烷 D.2,3﹣二甲基戊烷
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苯可以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生成溴苯
B.将金属钠放入乙醇中,反应较缓和且钠在液面下
C.在蛋白质溶液中滴加饱和硫酸铵溶液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D.淀粉、脂肪和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1.下列关于有机物存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工业酒精中含有乙醇和甲醇
B.许多水果中含有酯类化合物
C.天然油脂中含有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
18. (16分)(2009年江苏模拟)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下列是一组有关这一体系的材料。
材料一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因为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材料二 美国的黄金储备在1945年相当于200.8亿美元,1949年为246亿美元,这是最高数字。但到了60年代中期,外国持有美元的数额已经超过了美国已有的黄金储备。各国争先用手里的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的黄金储备日益捉襟见肘。1961年,美国不得不与西欧联手,成立“黄金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十国集团”,共同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
材料三 1973年底,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荡的“欧洲美元”高达1000亿。为了稳定美元,尼克松政府实行新经济政策,宣布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同时对进口商品加征10%的附加税,试图迫使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美元实行贬值,减少美国国际收支的逆差。于是,欧共体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汇率,内部实行固定汇率制,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
材料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10月14日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时表示,为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努力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约束市场数十年的纪律回归。特里谢称,全球可能需要回归至最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需要“重返纪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这一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6分)
(2)材料二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4)材料四中特里谢主张“全球可能需要回归至最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你认为这一主张能实现吗?为什么?(2分)
(5)为解决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你有何合理化建议?(2分)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经济形势的发展,和战后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第(1)问要求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特征;第(2)问可从材料中概括分析;第(3)问可从“美国不得不与西欧联手,成立‘黄金库’”分析美国中心地位的动摇;第(4)问需要把握不同时期的形势背景不同,决定了其发展的方向也不同。第(5)问属于开放式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历史背景:二战前国际金融领域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战后各国经济政治实力发生重大变化,(或答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盟主,实力空前强大亦可);美国对外扩张经济企图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特征: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2)变化:美元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原因:欧洲经济的恢复;欧洲逐渐走向联合。
(3)局面: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影响: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4)不能。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恢复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可能带来一个透明、公正、合理的全球金融体系。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才能彻底避免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
(5)略(言之有理即可)
16. (10分)
“里程碑”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里程碑”的定义是:①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②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表中所列历史事件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
图片 |
历史地位 |
理由 |
![]() |
1.中国古代农具改革的里程碑 |
|
![]() |
2.人类历史进程发展的里程碑 |
|
![]() |
3.中国对外开放的里程碑 |
|
![]() |
4.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根据图片分析问题的能力,“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该题要考生说出这些事件能成为“里程碑”的理由,实质就是要考生说明该事件所产生的重要意义。
答案:(1)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2)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的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3)中国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世界大市场对中国全面开放。中国经济融入世界,有力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4)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的发展;一体化成为由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