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若sinα+cosα=,则sin2α= ( )
A. B.
C.
D.
5.已知直线与圆
相切,则实数m的值为
A. B.
C.
D.
4.正项等比数列中,若
则
的值是
A.B.
C.4D.8
3.函数y=ln|x|(x≠0)是 ( )
A.偶函数 B.增函数 C.减函数 D.周期函数
2.不等式<0的解集是 ( )
A.{x|x>} B.{x|x<
=
C. {x|<x<1= D.{x|x>1或x<
=
1.某学校共有教师200名,其中老年教师25名,中年教师75名,青年教师100名,若采用分层是抽样的方法从这200名教师中抽取40名教师进行座谈,则在青年教师中英抽取的人数为 ( )
A.15人 B.20人 C.25人 D.30人
24.除了幸福指数,我国还将推出人的全面发展指数、地区创新指数以及社会和谐指数等新的统计内容,以适应现阶段各方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民生方面的需求,这蕴含的哲理是 ( )
①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
②遵循客观条件,人们可以创造亲的具体联系
③想问题、办事情要立足整体,坚持统筹兼顾
④社会意识会随着社会存在的不断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材料一
表1:三十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变化
|
改革开放初 |
2007年 |
人均寿命 |
68.2岁 |
73岁 |
千人口医院床位数 |
1.94张 |
2.63张 |
全国医疗机构诊疗总人次及人均诊疗次数 |
10.1亿,人均1.1次 |
28.4亿,人均2.2次 |
政府和个人卫生医疗支出占卫生医疗总支出百分比 |
36%,21% |
18%,49% |
注:人均寿命是反映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均医院床位数反映医疗供给。人均诊疗次数反映医疗需求。
表2:三十年医疗卫生改革探索
阶段 |
主调 |
内容 |
第一阶段 20世纪90年代 |
谁为主导 |
围绕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两种路线激烈争论。 |
第二阶段 2000年-2004年 |
看好市场化 |
“市场化”的医院改制,医疗效率和水平提高,但公平性日益失衡。 |
第三阶段 2005年-2007年 |
医改变奏 |
面对医疗公益性不足,指出“市场化非医改方向”医改定基调;政府将承担基本公共医疗。 |
第四阶段 2008年至今 |
新医改启动 |
2008年,《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2009年1月,国务院通过新医改方案,规划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
材料二 新医改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1)根据材料一中表1反映的主要经济信息。(4分)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说明当前我国政府进行新医疗改革的必要性。(8分)
(3)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分析我国三十年医疗改革探索过程。(6分)
(4)结合材料,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说明国家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8分)
22.墨子认为,衡量人们的言论与认识的是非必须有客观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三表”(三条标准),即“有事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强调以历史事件为判断言论是非,以人们的直接感性经验为非依据,以言论和认识的实际效果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墨子的这一思想 ( )
A.反映出唯物主义认识论倾向
B.具有明显的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C.全面否定了推理论证的作用
D.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右图中的幸福指数,是用来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的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的,即人们的幸福感。回答23~24题。
23.不同的人对幸福感的诠释不同。某市民说,幸福就是工资再
高一点,晚上少加班;某职业经理人认为,最幸福的事情就
是我要把公司做成一个世界品牌;某学者认为,幸福感可以
理解为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这说明( )
A.正确的价值判断更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B.价值判断因时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
C.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不同,价值判断也不同
D.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不具有客观依据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