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
|
|
|
|
|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
|
|
|
|
|
|
|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
|
|
|
|
|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
|
|
|
|
|
|
|
|
44、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23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代码所代表的地理名称:
B_________; C_________; E________; F______
(2)河流AD段的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
(3)B处海拔最高可能的范围是 ( )
A.[150m,200m) B.[250m,300m)
C.[200m,250m) D.(250m,300m)
(4)若G、H两地图上距离为3.6cm,则两地实地距离为__________;G与H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__。
(5)该区域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为_____________,为解决此问题,该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应以_________为主。
(6)拟在A---H处建一水坝,应选择在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下图中做G-H的地形剖面图。
北京市日坛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摸底考试高三年级 地理 答题纸2010.8
命题人:王艳杰 复核人:王艳杰
43. 读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毫米),读图22回答下列问题[
|
(1)比较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5分)
(2)比较图中C、D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分析其形成原因(5分)
42.图中AC为赤道,BC为晨昏线的一半,B点的地方时比A点早,此时D点地方时为15点,读图20、21回答:(10分)
图20 图21
(1)画出晨昏线的另一部分,并用阴影表示图中的黑夜部分。(2分)
(2)图中A点的经度为_________;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_________、________;此时,纽约(西五区)的时间为__________。(4分)
(3)将此日的光照图转绘到图17中,并满足以下条件:C点为地心,1月25日A点昼夜平分,12月22日B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4分)
41. 某学校操场上,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O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6月22日缩短为零,此时为北京时间11:32。M处有一棵树,OM垂直OP。
读图19回答: (10分)
(1) 日OP最长;此日,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此日后晨昏线向______(极圈/极点)移动。
(2)该学校精确的地理坐标是 、 ;M处的树位于旗杆
的 方向。
(3)当∠MOP为零时,甲城(46°52′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_,与甲城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纬度为_____________;全球与该校处于同一天的经度范围 。
40.甲乙两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作物熟制的正确叙述是
A.甲地:冬小麦,一年两熟 B.乙地:春小麦,一年两熟
C.甲地:春小麦,一年一熟 D.乙地:冬小麦,一年三熟
39.甲图中①②两地无霜期差值T的范围是
A.100<T<150 B.50<T<150 C.150<T<200 D.50<T<100
38.同一纬度,乙地区比甲地区无霜期长的主要原因是:
A.乙地的地势比甲地低 B.乙地离海近,甲地离海远
C.乙地河网密度比甲地大 D.乙地受西风和暖流影响,气候的海洋性强
图17为某日“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35-37题。
35.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6.②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
A.下沉,热干 B.上升,暖湿
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 D.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
37.关于②、③带的正确叙述是
A.受②影响,终年多雨 B.我国夏季的暴雨与③密切相关
C.受③影响,终年干燥 D.长江流域的伏旱受②的控制
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间叫无霜期。下面是“甲、乙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读图完成38-40题。
图18
读图16,完成32-34题:
32.此时,台北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33.若A天气系统向西移动经过福州,图乙中四条曲线最能反映福州气压变化过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4.该天气系统向西移动,可能给福建山区带来关联的地质灾害是
A.台风 B.地震 C.风暴潮 D.滑坡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