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 |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 |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
《资政新篇》内容 |
统一政令,依法治国 |
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
兴办保险事业 |
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
解析:由题目中所给材料可知C选项的“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兴办保险事业”符合题目意思。A、B、D中的内容涉及政治制度、土地制度、社会建设等方面。
答案:C
3. (2009年南京二模)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解析:注意时间:19世纪中期,所谓“内部事务”是指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使其无力应对西方的挑战,因此这里的挑战是指西方要求“修约”,扩大市场,在遭到拒绝后,英法联合发动了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答案:D
2.(2009年滨州模拟)右图是签订《南京条约》后的情景图,这一事件及此后可能出现的历史情景是
A.清朝官员普遍为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而庆幸
B.中国皇帝认为《南京条约》影响很坏而一直不批准它
C.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商人为中国全境通商举杯祝贺
D.中国政府派出专员与英国商定进出口货物的税率
解析: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分析可得。
答案:D
1. (2010年南通一调)鸦片战争前,道光帝曾要求粤东夷船“出具永不售卖鸦片烟土”。道光帝这样做的根本原因在于
A.鸦片走私危害了清朝统治
B.林则徐等上书请求禁烟
C.鸦片流入有损人民的健康
D.人民强烈要求政府禁烟
解析:道光帝的作法体现了其禁烟的决心,他之所以这样做,根本原因在于鸦片的输入严重危害到清朝的统治。其他三项是道光帝决心禁烟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答案:A
15.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受某调控基因的控制,该调控基因能激发所
有动物细胞大量增殖,为探究该调控基因是存在于细胞质还是细胞核中,科研人
员做了如下实验设计(如图):
根据以上思路,请继续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
A.实验方案(实验提示:癌细胞能连续培养,但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如何观察
细胞形态不作实验设计要求)
(1)用胰蛋白酶分别处理宫颈癌细胞和小鼠肝细胞,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
(2)分别使单个癌细胞和单个肝细胞核质分离。
(3)
。
(4)取两个培养瓶分别编号甲、乙,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
(5)
。
(6)分别观察甲、乙培养瓶中的细胞形态。
B.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结果 |
实验结论 |
甲瓶中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乙瓶中基本无变化 |
|
|
|
|
|
|
调控基因的表达需要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作用 |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确定实验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核移植技术,将癌细胞核与肝细胞
质组成重组细胞,再将癌细胞质和肝细胞核组成重组细胞,根据重组细胞的分裂及
形态变化等方面判断调控基因是位于细胞核还是细胞质。
答案:A.(3)取癌细胞核和肝细胞质形成重组细胞甲,取癌细胞质和肝细胞核形成重
组细胞乙
(5)分别取等量重组细胞甲和重组细胞乙,分别加入甲、乙两个培养瓶中,进行细胞
培养
B.
实验结果 |
实验结论 |
|
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 |
乙瓶中的细胞(或重组乙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甲瓶中基本无变化 |
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质中 |
甲、乙两瓶中的细胞(或重组甲、重组乙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形态均发生明显变化 |
调控基因可能同时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
甲、乙两瓶中的细胞(或重组甲、重组乙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形态均没有发生变化 |
|
14.(2009·全国卷Ⅰ)桃果实成熟后,如果软化快,耐贮运性就会差。下图表示常温下
A、B两个品种桃果实成熟后硬度等变化的实验结果。
据图回答:
(1)该实验结果显示桃果实成熟后硬度降低,其硬度降低与细胞壁中的 降解
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 的活性变化有关;也与细胞壁中的 降解有
关,该物质的降解与 的活性变化有关。
(2)A、B品种中耐贮运的品种是 。 (3)依据该实验结果推测,桃果实采摘后减缓变软的保存办法应该
是 ,因为 。
(4)采摘后若要促使果实提前成熟,可选用的方法有
和 。
(5)一般来说,果实成熟过程中还伴随着绿色变浅,其原因
是 。
解析:(1)由曲线所示的A、B两个品种桃果实的成熟后硬度、纤维素含量、果胶质
水解产物含量随果实成熟后时间的变化关系可知:桃果实成熟后硬度与纤维素、果
胶质含量成正相关。
(2)由第一组曲线可知:A品种较耐贮运。
(3)由图可知,纤维素含量与纤维素酶活性有关联,果胶质水解产物与果胶酶活性相关。因果实硬度与纤维素、果胶质含量成正相关,故可通过降低纤维素酶、果胶酶的活性(如:降温)来减缓桃果实变软的过程。
(4)乙烯有催熟作用,适当升温提高纤维素酶、果胶酶活性,可加速果实变软成熟。
(5)植物的绿色是植物细胞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显现的颜色。
答案:(1)纤维素 纤维素酶 果胶质 果胶酶
(2)A
(3)适当降低温度 低温可降低有关酶的活性,延缓果实软化
(4)用乙烯进行处理 适当提高贮存温度
(5)叶绿素含量降低
13.为了研究细胞核的作用,一位生物学家研究了100个细胞,他把每个细胞都分成含
有细胞核和不含细胞核两个部分,然后把这些细胞放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结果
如下:
时间(天) |
1 |
2 |
3 |
4 |
5 |
6 |
细胞无核部分 的存活个数1 |
81 |
62 |
20 |
0 |
0 |
0 |
细胞有核部分 的存活个数2 |
79 |
78 |
77 |
74 |
67 |
65 |
(1)此实验可用以说明细胞核的什么功能? ;简要描述细胞核发挥该功能的
主要途径。 。
(2)有核部分在30天内仍有21%-35%的细胞死亡率,其原因是①
;② 。
(3)细胞核的作用既然如此重要,那么你能对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提供一种合
理的解释吗? 。
解析: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表中数据显示,细胞核的有无与细胞
存活有关,故可确定该实验说明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的功能。
答案:(1)控制代谢 通过转录产生mRNA,指导有关结构蛋白或酶蛋白的合成,进而控制细胞代谢 (2)①实验操作使部分细胞损伤,进而导致其中一些细胞死亡 ②部分细胞正常衰老、凋亡 (3)为红细胞中大量的血红蛋白提供必要的空间,以加强血红蛋白对氧气的运输(或红细胞在形成时,其代谢程序已由有核的造血干细胞确定)
12.(2010·广州模拟)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双选) ( )
A.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相对较少
B.变形虫的伸缩泡能增加膜表面积与体积比,提高物质交换效率
C.草履虫出现两个细胞核,保证了正常的核质比,有利于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D.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的基因,主要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
解析:基因不能从细胞核中游离出来,只有mRNA才能出来。代谢旺盛的细胞中
核孔数目多。变形虫的伸缩泡是一种膜结构,可以扩大膜面积,从而使膜面积与
体积之比大大增加,提高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核质比是指一个细
胞的核与细胞质在量(容积或体积)上的比例,一般来说,细胞核不会随细胞的体积
增大而增大,因此,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相应增大,有些生物
会通过增多细胞核的数目来维持正常的核质比,从而使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答案:AD
11.下图为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
A.该图表示不够完整,缺少细胞核等结构
B.图中c是指细胞膜,e是指细胞质基质
C.图中b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D.图中g可以利用h释放的二氧化碳
解析:由图可知,d为细胞壁,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具有
全透性。c为细胞膜,能够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a为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
(e)(呈胶质状态)和细胞器(f)。b为细胞核,是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答案:BD
10.如图,用动物受精卵做下列三个实验,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双
选) ( )
A.提取受精卵的核单独培养不久就退化消失,说明细胞核离开细胞质则不能生存
B.把去掉核的细胞单独培养不久消失,说明细胞质离开细胞核则不能生存
C.该实验说明只要保持细胞核的完整性,细胞就能正常地进行生命活动
D.细胞核和细胞质都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解析: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即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分离之后则
不能生存。但是,它们在细胞的代谢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细胞核是细胞的
控制中心,细胞质是代谢的主要场所。
答案:CD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