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90772  390780  390786  390790  390796  390798  390802  390808  390810  390816  390822  390826  390828  390832  390838  390840  390846  390850  390852  390856  390858  390862  390864  390866  390867  390868  390870  390871  390872  390874  390876  390880  390882  390886  390888  390892  390898  390900  390906  390910  390912  390916  390922  390928  390930  390936  390940  390942  390948  390952  390958  390966  447090 

24.  20世纪初,中国有一文章写到:“自辛亥八月迄今,未盈四年,忽而满洲立宪,忽而五旗共和,忽而临时总统,忽而解散国会,忽而内阁制,忽而任期总统,忽而终身总统,忽而以约法暂代宪法,忽而催促制定宪法。……使全国民众彷徨迷惑,莫知适从,政府威信,扫地尽矣。……”该文章是

A.《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B.《第二次讨袁宣言》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文学改良刍议》

试题详情

23.  民国初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争取和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而采取的斗争方式有

①举行双边谈判  ②采用政党政治  ③运用法律手段   ④进行武装斗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22.  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有

①都是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  ②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推翻帝制的斗争

③都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④都试图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21.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改变了国人对西方民主的认识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试题详情

20.  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

试题详情

19.  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这次兴办实业浪潮的出现是由于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清政府实施新政,奖励实业

C.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试题详情

18.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两者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

A.斗争的侧重点上           B.失败的根本原因上

C.失败的客观原因上          D.运动的阶级基础上

试题详情

17.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试题详情

16.  梁启超阐述“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观点的《变法通议》发表于

 

试题详情

15.  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已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渐愤交集。”文中“议约”是指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