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90819  390827  390833  390837  390843  390845  390849  390855  390857  390863  390869  390873  390875  390879  390885  390887  390893  390897  390899  390903  390905  390909  390911  390913  390914  390915  390917  390918  390919  390921  390923  390927  390929  390933  390935  390939  390945  390947  390953  390957  390959  390963  390969  390975  390977  390983  390987  390989  390995  390999  391005  391013  447090 

4、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3、“人生的阴影,是自己遮挡阳光造成的。”这句话意在说明

A.消除人生的阴影是违反客观规律的  B.人与周围的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C.要从内因寻找摆脱困境的有效方法   D.外因无助于解决人生所面临的难题

试题详情

2、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A.干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试题详情

1、《红岩》的作者,在一次次查阅有关档案、走访烈士的战友、搜集先烈们感人事迹的基础上,成功塑造了江姐等典型人物形象。这启示我们要

①坚持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④重视做好量的积累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3、(09全国Ⅰ29)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②的说法错误,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而不是无条件的,④的说法错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不能起决定作用,所以本题只能选 B

[名师心得]

误区一:质变等于发展

  质变是一种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但质变有两种方向,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质变,也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质变。而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向上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

误区二:事物的发展就是直线式前进的。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但事物的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新事物本身存在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个过程。旧事物在开始往往比较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考点演练]

试题详情

2、(09北京33)医学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的身体健康与其血液PH值有关,如图9所示。

A PH值在7.35和7.45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

B PH值在6.8和7.8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

C PH值在6.8和7.45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

D PH值在7.35和7.8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

[答案]A

[解析]根据图表的内容,实际上它将人的健康分为几种性质不同的状态,分别是健康,非健康,死亡三种,然后PH的值在这些状态之间的变化都是量变,因为事物的性质没有变。而从健康到非健康,从非健康到死亡这些变化才是事物的质变,所以根据此我们判断上述说明只有A是正确的。

试题详情

1、(09海南21)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对地球家园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人们通过“地球日”“地球一小时”等活动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是因为

①环境的人为恶化有一个从逐渐量变到根本质变的演变过程

②环境的人为恶化是一个不可逆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③环境的改变是人类不断征服自然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④环境的改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环境的恶化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故①的说法正确;环境的人为恶化是可逆的,因此我们才要保护环境,故②的说法错误;人与环境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统一的,故③的说法错误,④的说法正确。

试题详情

3、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①量变是事物在数量、速度和程度上的变化,表现为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保持了事物质的稳定性。②质变是非连续性的,是事物连续过程的中断,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③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事物变化是否超出了一定的“度”。“度”是一定事物保持其质的规定性的数量界限。

(2)量变和质变关系: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质量互变规律)。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的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3)做好量的积累,实现事物的发展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第一,重视量的积累。做任何事情都要从点滴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实现事物质变创造条件;第二,促成飞跃。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第三,要坚持适度原则。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当我们要保持事物性质不变时,必须坚持适度的原则。

重要提示:全面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要注意把握以下三点。第一,在理解这一原理时应当注意,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但是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实现质变。第二,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但不能说质变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因为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坏变好,还有一种是由好变坏。只有向前的、向上的、向好的方面的质变,才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第三,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但不能认为只有质变才有实际意义。因为这样割裂了发展两种状态之间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没有质变也就没有发展。因此说,对事物的发展,量变、质变同样有意义。我们不能强调一点而否认另一点。

[真题再现]

试题详情

2、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这是因为:第一,新事物代表了事物发展的方向,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有着自己存在的根据和强大生命力,发展前途广阔。第二,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第三,社会历史领域的新事物,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的利益,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这是因为:第一,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有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第二,旧事物不会自行灭亡,它总要竭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

(3)方法论意义:学习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要求我们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必须做到: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重要提示:①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不是看形式的新与旧,不是分出现的时间顺序的先与后,也不是看一时力量的强与弱,其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同新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②事物发展的前进性是指总趋势是前进的,而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更不是指事物发展每一步的方向都是向前的。由于新事物发展的复杂性,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挫折,甚至会出现局部的、暂时的倒退现象,造成总的前进中的曲折。但这并不是否定总趋势的前进性,这只是暂时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正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体现。

试题详情

1、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表现在: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重要提示: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