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90872  390880  390886  390890  390896  390898  390902  390908  390910  390916  390922  390926  390928  390932  390938  390940  390946  390950  390952  390956  390958  390962  390964  390966  390967  390968  390970  390971  390972  390974  390976  390980  390982  390986  390988  390992  390998  391000  391006  391010  391012  391016  391022  391028  391030  391036  391040  391042  391048  391052  391058  391066  447090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①光:阳光对生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A、光的强与弱对植物:如松、杉、柳、小麦、玉米等在强光下生长好;人参、三七在弱光下生长。浅海与深海,海平面200M以下无植物生存。b、光照时间的长短:菊花秋季短日照下开花;菠菜、鸢尾在长日照下开花。c、阳光影响动物的体色:鱼的背面颜色深;腹面颜色浅;d、光照长短与动物的生殖: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可使家鸡多产蛋。e、光线影响动物习性:白天活动与夜晚活动。②温度:a、不同地带的差异:(寒冷地方针叶林较多:温暖地带地方阔叶林较多b、对植物的分布有重要的影响:苹果小梨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c、对动物形态的影响:同一种类的哺乳动物生长在寒冷地带,体形大;d、对动物习性的影响:冬眠--蛇、蛙等变温动物;③水分:决定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一切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 

试题详情

3、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① 种内互助:同种生物生活在一起,通力合作,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如:群聚生活的某些生物,聚集成群,对捕食和御敌是有利的。②种内斗争:同种个体之间由于食物、栖所、寻找配偶或其它生活条件的矛盾而发生斗争的现象是存在的。  (如:某些水体中,鲈鱼,无其它鱼类、食物不足时,成鱼就以本种小鱼为食。)4、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等。①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例如:地衣是藻类与真菌共生体,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 ②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这种现象叫做-。(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种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③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叫做-。  (例如: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④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语句:

试题详情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叫做-。

试题详情

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做-。

试题详情

9、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①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例如,从某种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为30、60和10,A基因频率:(2×30+60)÷200×100%=60%,a基因频率=1-60%=40%。②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等于它的纯合子频率与1/2杂合子频率之和。例如:AA基因型频率为:30/100=0.3,Aa基因型频率为60/100=0.6;aa基因型频率为l0/100=0.1;则A基因频率:0.3+1/2×0.6=60%。③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种群中基因型频率之和等于1。

第八章 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生态因素

名词:

试题详情

8、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进化的基本单拉是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进化的方向。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试题详情

7、物种的形成:物种形成的方式有多种,经过长期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比较常见的方式。(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14种地雀的形成过程,就是长期的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

试题详情

6、种群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种群的繁殖使有利变异基因不断积累,不利变异基因逐代淘汰,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因此,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实例--桦尺蠖在工业区体色变黑:a、从宏观上看:19世纪中期桦尺蠖的浅色性状与环境色彩相似,属于保护色,较能适应环境而大量生存;黑色性状与环境色彩差异很大,不能适应环境,易被捕食者捕食,因此,突变产生后,后代的个体数受到限制。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由于地衣死亡,桦尺蠖栖息的树干裸露并被烟熏黑,使得黑色性状与环境色彩相似而大量生存,浅色性状与环境色彩差异很大,易倍捕食者捕食而大量被淘汰。表现为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b、从微观来看:19世纪中期以前,由于黑色基因(S)为不利变异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能适应环境而受到限制,因此,当时种群中浅色基因(s)的频率为95%,黑色基因(S)的频率为5%。到20世纪中期由于黑色基因(S)控制的性状能适应环境而大量生存并繁殖后代,浅色基因(s)控制的性状不能适应环境而大量被淘汰,使后代数量大量减少。浅色基因(s)的频率下降为5%,黑色基因(S)的频率上升为95%结果是淘汰了不利变异的基因并保留了有利变异基因,通过遗传逐渐积累。)

试题详情

5、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可称为突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生物个体间出现可遗传的差异。 

试题详情

4、种群基因频律改变的原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生物进化其实就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过程。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