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4.判断分裂图象
奇数 减Ⅱ或生殖细胞 散乱 中央 分极
染色体 不 有丝
有 配对 前 中 后
偶数 同源染色体 有 减Ⅰ 期 期 期
无 减Ⅱ
3.同源染色体
A a Bb ① 形状(着丝点位置)和大小(长度)相同,分别来自父方与母方的
②一对同源染色体是一个四分体,含有两条染色体,四条染色单体
③区别:同源与非同源染色体;姐妹与非姐妹染色单体
④交叉互换
2.过程
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联会成 着丝点分裂
精原 复制 初级四分体(交叉互换)次级 单体分开 精 变形 精
细胞 精母 分离(自由组合) 精母 细胞 子
染色体 2N 2N N 2N N N
DNA 2C 4C 4C 2C 2C C C
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2.
n对基因杂交 |
F1形成配子数 |
F1配子可能的结合数 |
F2的基因型数 |
F2的表现型数 |
F2的表型分离比 |
1 2 …… |
2 4 …… |
4 16 …… |
3 9 …… |
2 4 …… |
3:1 9:3:3:1 …… |
2n |
2n |
4n |
3n |
2n |
(3+1)n |
第二章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
依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基因在染色体上 证据:果蝇杂交(白眼) 伴性遗传:色盲与抗VD佝偻病
现代解释:遗传因子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后代性状分离比 |
说明 |
3 : 1 |
杂合子 X
杂合子 |
1 : 1 |
杂合子 X
隐性纯合子 |
1 : 0 |
纯合子 X
纯合子 ;纯合子 X 显性杂合子 |
1.
①1866年发表 ②1900年再发现
③1909年约翰逊将遗传因子更名为“基因” 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1. 黄圆 YYRR X 绿皱yyrr
黄圆YyRr
黄圆Y_R_ :黄皱Y_rr :绿圆yyR_ :绿皱yyrr 亲组合
9 : 3 : 3 : 1 重组合
2.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5.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