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09年淮北模拟)如下图所示,空白与阴影部分表示不同日期,相邻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6小时,线段ab表示晨昏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N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________,与北京时间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6分)
(2)线段ab与经线夹角的角度变化范围是________。(4分)
(3)假设线段ab与该经线夹角为15°,那么直射点在__________。(4分)
(4)假设线段ab与经线夹角达到一年中最大时,简要说明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6分)
[解析] (1)全球日期变化的经线一条是日界线--180°经线,另一条是0时所在经线,而晨昏线与赤道所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或者18时,据此判断M点为0时所在经线,N点为日界线--180°经线,又由于相邻的两条经线相差6小时,N点在M点的东侧,故N点为6时,ab线为晨线;据地方时计算公式,算出与北京时间在同一日期范围,在90°E向东到180°。(2)晨昏线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相等。在太阳直射赤道时,与经线重合,夹角为0度;在太阳直射回归线时为最大,为23°26′,因此其范围在0°-23°26′。(3)当线段ab与经线夹角为15°,且为晨线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15°S,此时90°E为0时,90°W为12时,即太阳直射的经度,直射点坐标为15°S°,90°W。(4)线段ab与经线夹角达到一年中最大时,即为23°26′,太阳直射23°26′S,这一天北半球昼短夜长,晨昏线将纬线划分的两部分达最大,昼最短,夜最长,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答案] (1)180° 90°E-180° (2)0°-23°26′
(3)15°S,90°W
(4)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黑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夜。
(2009年高考海南地理卷)一些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OM和正午的影子ON之间夹角--∠MON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3-15题。
13.某校一年之内绝大部分时间∠MON接近直角,该校可能位于 ( )
A.中亚 B.西亚
C.东南亚 D.南欧
14.我国某学校,每年有两天不存在∠MON,该校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 )
A.滇 B.湘
C.皖 D.鄂
15.江苏某学校,在一个月内观测到∠MON发生了小-大-小的变化。该月是( )
A.3月 B.6月
C.9 D.12月
[解析] 第13题,若∠MON接近直角,说明太阳常年从正东方升起,位于赤道附近,该校可能位于东南亚。第14题,若某校每年有两天不存在∠MON,这两天太阳直射该校,该校应位于赤道和回归线之间,该校可能位于滇。第15题,在一年中,6月22日前后∠MON最大,12月22日前后∠MON最小。
[答案] 13.C 14.A 15.B
(2009年厦门质检)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迹,当北京时间6时时,太阳运动至③点,测得当时太阳高度角θ为40°。读图,完成10-12题。
10.太阳在这一天中的运动过程依次为 ( )
A.②-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①
C.②-①-④-③-②
D.①-④-③-②-①
[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有极昼现象发生,太阳应从地平线升起,升起位置为①点。
[答案] B
11.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
A.(70°S,30°E) B.(70°N,150°W)
C.(70°S,150°W) D.(70°N,30°E)
[解析] 当太阳位于③点时,太阳高度最大,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0°;由于该地正巧有极昼现象,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与该地纬度互余,利用正午太阳高度公式可求出该地纬度为70°N。当北京时间6时,该地地方时为12时,从而确定该地经度为150°W。
[答案] B
12.该日前后 ( )
A.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B.今夜月圆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C.元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解析] 该日太阳直射20°N,应为5月份或7月份。
[答案] C
(2009年北京海淀模拟)读夏至日四地昼长时数和正午太阳高度图,完成8-9题。
8.图中标注有明显错误的一地是 (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析] 图中④地昼长12小时,判断在赤道上,但正午太阳高度为90°,与题干中夏至日不相符。
[答案] D
9.当北京时间为8时45分时,①地正好日出,则①地的地理坐标是 ( )
A.60°N、30°E B.45°S、30°W
C.60°N、75°E D.13°S、75°W
[解析] 根据①地昼长18.5小时可知①地日出为2时45分,可求其经度为30°E,其正午太阳高度为53°26′,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公式,求得所在纬度为60°N。
[答案] A
(2010年北京东城检测)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完成5-7题。
5.图中a、b、c、d四地,位于北半球的是 ( )
A.a B.b
C.c D.d
[解析] 根据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可知,北半球夏至日昼长达最大值;d地春分日到秋分日的昼长都为24小时,即发生极昼,故该地为北极点,位于北半球。
[答案] D
6.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 ( )
A.a、c、b、d B.a、b、c、d
C.d、c、b、a D.c、d、a、b
[解析] a地全年昼夜平分,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快;b地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c地,即纬度较c地低,自转线速度较c快;d地为北极点,自转线速度为零。
[答案] B
7.当c地昼最长时 ( )
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B.北京昼长夜短
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D.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解析] c地昼最长出现在冬至日,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上海该日离太阳直射点最远,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该日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北半球昼短夜长。
[答案] C
某年7月1日中午12时30分52秒,广州市花地大道时间园里的九条铁柱瞬间失去黑影,出现“立竿无影”的天文奇观,引得现场观看的数百名广州市民喷喷称奇。据此回答3-4题。
3.此景象发生时 ( )
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C.北极点出现极夜期间
D.南极点出现极昼期间
4.此景象在一年内会出现两次,另一次可能发生在 ( )
A.4月18日前后 B.6月11日前后
C.8月11日前后 D.10月6日前后
[解析] “立竿无影”反映太阳直射现象。此景象发生在7月1日,是在夏至日过后10天左右,故另一次可能发生在夏至日之前的10天左右。
[答案] 3.A 4.B
(原创题)下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1-2题。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2.2010年2月14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解析] 甲、乙、丙、丁四点将地球公转的轨道均分成四等份,根据图中太阳的位置可以判定甲→乙段地球经过近日点,运动速度最快,用时最少。2月14日地球离开近日点(1月初)1个多月,故靠近乙处。
[答案] 1.A 2.B
15.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有人认为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和蛋白质。
为探究其化学成分,某课题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物质,且二者单独检验时互不干扰)请补充完善实验。
实验步骤:
(1)将细菌细胞粉碎后,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得到细菌细胞壁。
(2)将细菌细胞壁分成两等份,编号为A、B。
(3) 。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若A出现砖红色沉淀,B出现紫色 |
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和蛋白质 |
|
|
|
|
解析: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加斐林试剂加热可出现砖红色沉淀,蛋白质与
双缩脲试剂反应能产生紫色。根据题干中所给的这个信息,我们可以设计实验去探究细菌细胞壁中是否有糖类和蛋白质。可能的情况是同时还有糖类和蛋白质,只含糖类或者只含蛋白质,或者既不含糖类也不含蛋白质,实验现象就可以写出来了。
答案:实验步骤(3)取A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并加热;取B加双缩脲试剂,摇匀。并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若A出现砖红色沉淀,B不出现紫色 |
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而不含有蛋白质 |
若A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中出现紫色 |
细菌细胞壁中含有蛋白质,不含糖类 |
若A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中不出现紫色 |
细菌细胞壁中既不含糖类,也不含有蛋白质 |
14.下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 ,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
是 ;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 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
是 ,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则表现
在 。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
有 。
(4) 图展示了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其遗传物质在存在方式上不同于其
他三种图示的特点为 。
解析:图A、B有细胞结构,但无成形的细胞核,应为原核细胞,其中A为细菌,B
为蓝藻。图C无细胞结构,应为病毒。图D有成形的细胞核,应为真核细胞。
答案:(1)C 无细胞结构 寄主(活)细胞
(2)A、B 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都具有相似的细胞膜与细胞质,具有与细胞
代谢和遗传关系十分密切的DNA (3)B(蓝藻细胞) 藻蓝素和叶绿素 (4)D 遗传
物质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
13.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显微镜,试回答: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
的 。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
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 个。
(3)在光线充足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实验。在显微镜视野中
能清晰地观察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断,此时应
改用 , 光圈。
(4)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
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 )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C.是无色透明的 D.是活的细胞
(5)某学生在做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清水,放入一小块生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弹
簧夹片压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约1-2 cm处停止。用左
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请指出该同学在操作中不
正确的地方:
① 。
② 。
③ 。
解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应为长度或宽度。
(2)视野中细胞排成一行时,看到细胞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3)光线充足时应改用平面反光镜,并缩小光圈。
(4)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细胞都是单细胞或单层细胞,透光性强,可直接观察。
答案:(1)长度或宽度 (2)2
(3)平面反光镜 缩小 (4)A
(5)①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镜头应用擦镜纸擦拭,不能用纱布擦试)
②未加盖玻片 ③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约1-2 cm处停止(应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
本0.5-1 cm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