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91424  391432  391438  391442  391448  391450  391454  391460  391462  391468  391474  391478  391480  391484  391490  391492  391498  391502  391504  391508  391510  391514  391516  391518  391519  391520  391522  391523  391524  391526  391528  391532  391534  391538  391540  391544  391550  391552  391558  391562  391564  391568  391574  391580  391582  391588  391592  391594  391600  391604  391610  391618  447090 

2.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酶能使不同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

B.R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

C.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上切割DNA

D. Taq酶是一种热稳定DNA聚合酶,可用于体外DNA分子扩增

试题详情

1.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A.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B.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试题详情

3、陶冶情操,积累名句 

人生多风雨,世事多风波。诗中所写大有翻天覆地之势的暴风骤雨,是生活发生重大变故的象征。在这重大变故面前,年轻人辨不清茫茫人海的方向,操不稳命运之舟的舵把,表现出忧惧不安,甚至惊慌失措的情形,实属正常。“年轻的舵手”还缺乏历练,处变不惊的安详气度、履险如夷的从容自信,都是“年轻的舵手”有待达到的人生境界。 

①“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毛泽东《游泳》 

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③“任尔狂澜卷地来,浮沉由我不由天” 

专家导航

《风雨》赏析

(杨景龙)

人生多风雨,世事多风波。诗中所写大有翻天覆地之势的暴风骤雨,是生活发生重大变故的象征。在这重大变故面前,年轻人辨不清茫茫人海的方向,操不稳命运之舟的舵把,表现出忧惧不安,甚至惊慌失措的情形,实属正常。

诗的第1节两行极有气势。“大地”是稳定和力量的象征,没有什么能够动摇它;连“大地”都被“卷来”了,这场“风雨”该是怎样的一场暴风骤雨啊!第2节用比喻承接,风雨中“大地”仿佛在翻动颠簸,茫茫“郊原”犹如起伏动荡的大海,“房舍”就像大海上漂浮的一叶孤舟。诗的前两节所写,都是抒情主人公“我”对这场暴风雨的感受。既已把郊原比做大海,房舍比做孤舟,那么顺理成章,“房舍”中的“我”自然就像那驾舟的“舵手”。因为“年轻”,所以在这“大地的海上”,“我”不知道人生命运的舟船驶往何处,是否有沉沦灭顶之虞,而不免忧心忡忡。

看来,“年轻的舵手”还缺乏历练。“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处变不惊的安详气度,“任尔狂澜卷地来,浮沉由我不由天”的履险如夷的从容自信,都是“年轻的舵手”有待达到的人生境界。(选自《短章小诗百首》,河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介绍]

芦荻,1912年生,现代诗人。原名陈培迪,生于广东南海。30年代即从事诗歌创作,与人合编《今日诗歌》《中国诗坛》《诗场》等刊物。抗战时期曾任桂林《广西日报》副刊《漓水》主编。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专业作家。后任暨南大学教授。著有诗集《桑野》《驰驱集》《远帆》《旗下高歌》《田园新歌》《海南颂》《芦荻诗选》等,亦有诗歌理论、鉴赏文章和著作行世。

试题详情

2、讨论: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你能读出作者在诗中传达出了什么感觉吗?这种感觉是通过什么手法表现出来的? 

明确:风、雨、郊原、房舍等意象,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难以预料的世事,产生的既有信心又有迷惘的复杂心情。 

想像和比喻用得好。 如:“风中大地卷来/雨中大地卷来”,雄浑奇谲。将大地卷来,如波涛汹涌,给人一种势不可挡的冲击力,极力渲染了环境的恶劣。 

“风雨”喻指现实人生的经历、磨难、甚至挫折。风雨中的“大地”仿佛在翻动颠簸,茫茫的“郊原”犹如起伏动荡的人海,“房舍”就像大海上漂浮的一叶孤舟,形象的表现了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世事,产生的一种波动、困惑、无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 

小结:深刻的诗意往往是通过生动的画面隐喻、暗示出来的,需要加上读者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创造。 

试题详情

1、意象解读:

一场暴风雨把整个世界变得天昏地暗。风雨中,诗人平日熟悉的景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诗人也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忧怀”,写下了《风雨》这首短诗。

这首诗的含意不难理解: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诗中,“大地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它实际上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这个意象使我们知道诗人的人生坐标发生了动摇,对未来感到茫然。“大地的海”的意象是与风雨如晦的现实联系在一起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产生了“房舍如舟”“年轻的舵手”等联想,形象地表达了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世事,产生的一种被动、困惑、无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感觉。

试题详情

3.讨论各自对这几首诗的理解,或口述,或写成200—300字短文在全班交流。

试题详情

2.学生举办诵诗会并诵读课文上的几首诗,也可补充其他作品。

试题详情

1.按照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到图书馆或网络上查阅几位作者的资料。

试题详情

2.珍惜人类美好的情感体验。

[学生活动设计]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