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91720  391728  391734  391738  391744  391746  391750  391756  391758  391764  391770  391774  391776  391780  391786  391788  391794  391798  391800  391804  391806  391810  391812  391814  391815  391816  391818  391819  391820  391822  391824  391828  391830  391834  391836  391840  391846  391848  391854  391858  391860  391864  391870  391876  391878  391884  391888  391890  391896  391900  391906  391914  447090 

5.明朝中后期,某些地区的某些行业,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而居主导地位。主要反映了            (   )

    A.轻视工商业的意识有所淡化  

    B.私营工商业更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潮流

    C.明朝政府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 

    D.国家对工商业者人身控制的放松

试题详情

4.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这些现象,可以直接说明        (   )

    A.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           D.手工生产力水平提高

试题详情

3.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最早开始于                       (   )

    A.南北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试题详情

2.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据《齐民要术》叙述,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         (   )

    ①精耕细作技术的发达               ②小农经济体制的促进

    ③中央集权制封建政府的作为          ④民族融合的推动⑤北民南迁的影响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 “乞巧节” (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导致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B.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

    C.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试题详情

23.(7分)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00mL 4.00mol/L的NaOH溶液(密度为1.20g/mL)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800mol。(以下计算要有计算过程)

  (1)求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求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

  (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试题详情

22.(8分)为了证明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会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

    ⑴请根据甲同学的意图,连接相应的装置,接口顺序:

b接________,__________接 _________,_________接a。

    ⑵U形管中所盛试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装置③中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中有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装置⑤。你认为装置⑤应加在_____________之间(填装置序号)。瓶中可以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丙同学看到甲同学设计的装置后提出无需多加装置,只需将原来烧杯中的AgNO3溶液换成其他溶液。你认为可将溶液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则证明制Cl2时有HCl挥发出来。

试题详情

21.(8分)要配制450mL 0.2mol·L-1FeSO4溶液,实验操作步骤有:①在天平上称取a g绿矾(FeSO4·7H2O),将它放在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②将所得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液都转入容量瓶  ⑤将容量瓶塞紧,充分摇匀

    填写下列空白

    ⑴a g绿矾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____g。

    ⑵上述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⑶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 

      A.若配制时遗漏步骤④;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称量时物、码放反了;                       D.绿矾样品已部分风化

      E.摇匀后溶液低于刻度线,再加入蒸馏水使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F.引流时玻璃棒靠在刻度线上方

    ⑷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若操作步骤②时有溶液溅在容量瓶外,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0.(7分)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操作之一。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仪器或装置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的是   (填序号,下同)。

A.容量瓶        B.洗气瓶       C.分液漏斗      D.酸(碱)式滴定管

   (2)下列关于不进行气密性检查可能导致后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收集不到气体        

B.造成环境污染

C.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误    

D.引发爆炸事故   

  (3)检查右图所示简易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操作是:___________

   (4)该装置能做到关闭活塞,随后反应停止。它的原理是:_________

试题详情

19.(10分)某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有下列离子:K+、Al3+、Fe3+、Ba2+、NO3、SO42、HCO3、Cl等,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该溶液,试纸显红色;

    ②取溶液少许,加人铜片和稀硫酸共热,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

    ③取溶液少许,加人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加人过量氨水,沉淀不消失;

    ④取溶液少许,滴人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⑤取实验 ④ 后的澄清溶液,滴人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人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①中,下图所示的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

  (2)根据上述实验判断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与实验②有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