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92057  392065  392071  392075  392081  392083  392087  392093  392095  392101  392107  392111  392113  392117  392123  392125  392131  392135  392137  392141  392143  392147  392149  392151  392152  392153  392155  392156  392157  392159  392161  392165  392167  392171  392173  392177  392183  392185  392191  392195  392197  392201  392207  392213  392215  392221  392225  392227  392233  392237  392243  392251  447090 

11.“大自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是一头狮子的尾巴,但不要怀疑狮子的存在。它还不能马上现出它的全身,那是因为它非常巨大。”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说明( )

A.意识所反映的对象都是不可捉摸的

B.大自然无限广大,而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C.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

D.人们的认识需要随实践不断深化发展

解析:选D。大自然呈现给我们的是狮子的尾巴,还没有呈现它的全身,也就是说我们对大自然的认识还不够,要不断地深化发展。A说法错误,意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B说法错误,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全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C与题意不符。

试题详情

10.下列句子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蕴涵哲理一致的是( )

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B.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C.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

D.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解析:选D。材料强调的是实践的作用,D也是强调实践的作用;A体现的是事物的变化;B、C体现的是事物的发展。

试题详情

9.“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表明( )

A.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为重要

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书本知识要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解析:选D。材料强调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故选D。B错,正确的说法是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来源。A说法不正确,书本知识与亲身实践不能比较二者谁更重要。C不符合题意要求。

试题详情

8.2007年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征集“10000个科学难题”,涉及各学科尚未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优先发展问题、前沿热点问题和学术争议问题等。征集科学难题有利于加强对科学研究的导向作用,提升我国科学研究的水平。科学研究是面向未知世界的认识活动,追踪科学发展现状以提炼问题依赖于研究者的学术素养与理论兴趣。在科学认识活动中( )

①科学问题的形成遵循客观世界的固有规律

②科学问题的提出与科学发展水平高度相关

③科学问题的选择反映出研究者的兴趣爱好

④科学问题来源于实践并决定着实践的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B。④是明显的错肢,因为认识不能决定实践的水平。材料中并没有涉及认识与规律的关系,排除①,故选②③。

试题详情

7.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农村改革属于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这体现了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故②正确;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这体现了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故③正确。故选C。

试题详情

6.一位学成归国的博士,毅然来到天山脚下的尼勒克草原,运用学到的试管冻制、胚胎移植等新技术进行试验,使奶牛产下了良种牛犊。他把这一养殖良种奶牛的技术传给了当地牧民,实现了共同富裕。上述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重要标准

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

C.正确的认识只有为实践服务才能发挥其实际意义

D.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解析:选C。解答启示型选择题时学生要认真审读材料和设问。该博士把自己学到的养殖良种奶牛的技术传给当地牧民,实现了共同富裕的事例表明,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本题选C。

试题详情

5.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C.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解析:选C。本题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题干说的是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泰戈尔的这句话包含有矛盾同一性的意思,而选项中有这个意思的就只有C。A不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D说法也错误。本题启示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材料怎么变化,对知识点的考查都不会脱离课本。

试题详情

4.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中能得出的结论是( )

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

②对于每一个认识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获得的真理就越多

③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

④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问题。从谬误到真理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②的说法忽视了二者转化的条件,错误。①③④正确表述了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故选C。

试题详情

3.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5000只“冰川豹蛛”进行测量后发现,1996-2005年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8%-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20-25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该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一说法体现了( )

①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②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③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

④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对“冰川豹蛛”的认识过程,材料体现了认识论的有关原理,故选D。①表述错误,联系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③表述错误。

试题详情

2.2009年10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召开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这标志着深圳“大部门制”改革正式启动。此次改革将减少15个政府机构,精简幅度达到1/3;改革也并不是简单的数量“加减”,而是针对产业管理、城市建设和管理、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合,改革效果如何,应当由老百姓说了算。这是因为(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人民群众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

解析:选B。“大部门制”改革的效果应该由老百姓说了算的原因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答案为B;A、D与材料中心无关;C说法错误。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