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某同学在空旷的平地上骑自行车以4 m/s的速度前进了 5 s ,然后下车向右在10 s内步行了10 m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该同学全程的位移是30 m
B.该同学在步行时,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C.该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 m/s
D.该同学全程的平均速率是2 m/s
2.甲、乙两列军队急行军,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不同路径到达相同的目的地,则( )
A.甲、乙的路程必定相同
B.甲、乙的位移必定相同
C.甲、乙的位移可能不同
D.甲、乙的行军所花的时间一定相同
1.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
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考系的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考系的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
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考系的。
3.为生产氢气用于合成氨,设某混合气体含40.0mol的CO,40.0mol的H2,18.0mol CO2以及2.00mol N2,将该混合气体加到200mol水蒸气中,通过反应器,发生如下转化并建立平衡:CO+H2OCO2+H2,在给定条件下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3.30,求反应器出口处各种气体的物质的量。
2.用CO和H2合成甲醇可用下述两种方法之一。⑴两步法:对应于反应③的起始混合物先从0.100×106Pa压缩到3.00×106Pa,然后将该反应的产物从3.00×106Pa压缩到6.00×106Pa。⑵一步法:将反应③的产物从0.100×106Pa压缩到6.00×106Pa。已知:W=nRTln[pf(终)/pi(始)]。假定反应③是在恒压下完成的。温度恒定在500K,气体遵守理想气体行为,气体常数R=8.314J·mol-1·K-1。
设有100mol起始混合物,试计算按⑴两步法增加压力的压缩功W两步和按⑵一步法增加压力的压缩功W一步。
1.由反应①和②推出总焓变为零的总反应方程式[为反应③]。
4.GTN具有高能钝感的优良特性,是一种性能卓越的含能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试从组成和结构等角度分析GTN具有“高能、钝感”两大特性的原因。
第[十二]题(8分)化工生产中用烷烃和水蒸气反应得到一氧化碳和氢气为主的混合气体。这种混合气体中用于生产甲醇或合成氨。对甲烷而言有如下两个主要反应:
CH4+0.5O2→CO+H2, ΔH=-36kJ·mol-1 ①
CH4+H2O→CO+3H2, ΔH=+216kJ·mol-1 ②
3.配合物的外界同配合物内界通过什么作用力结合在一起的。
2.结构分析证实配合物GTN中的CHZ和游离态的CHZ相比,分子中原本等长的两个键不再等长。画出这种配合物的结构简图(氢原子不需画出),讨论异构现象。
1.写出CHZ的结构式和GTN的化学组成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