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①要注意投资的回报,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理由: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收益,但投资的风险大小不同,银行存款基本没有风险性,而购买股票和公司债券、金融债券等风险较大,投资时应该慎重②投资要注意多元化,不应该只是局限在银行储蓄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
③要量力而行。经济实力微薄,可投资储蓄和购买政府债券,经济实力允许可选择风险高,收益高的投资
④投资要注意考虑个人利益,同时要考虑国家利益,不可违反国家法律政策
24、储蓄可以获得利息,而保存现金没有任何收入;
储蓄可以把零散的资金集中起来,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国家,保存现金不利于支援现代化建设;通过储蓄可以调节市场货币流通,保存现金则不能;储蓄比较保险,现金容易丢失,不宜保存,但使用起来方便;(只要结合储蓄和现金的优缺点进行,言之有理就给分)
25、答:题中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2)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能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但同时也会造成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别。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一方面我们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另一面国家对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加以适当调节,有效地防止两级分化。
第六课主观题答案
23、答案:(1)材料反映了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我国实施这一制度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个原则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达到共同富裕。平均主义只能导致普遍贫穷。同时,又通过各种政策,调节过高收入,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人,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尽可能实现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收入过分悬殊就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24答案(1)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扩大内需,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的公平,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2)加强国家宏观调控,采取多种手段调节收入差距,坚持效率优先,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坚持“多予少取”,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25、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必然会带来贫富差距,导致两极分化
第七课答案
CDBBC,DCACC,ABBDC
ABC,ABD,ACD,D,ABD,ABC,ABD
24、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差距不断扩大。到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差距约为5:1。有研究表明,城乡居民收入过分扩大问题,与我国国内市场销售不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滞后等有密切的关系。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有什么意义?
(2)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当怎样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问题。
23、根据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抽样调查结果,我国2001年在人均的全部收入中,劳动收入占73.3%(其中公有制企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占了绝大部分比例),同时股息、红利等财产性收入、国家加强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形成的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由1995年的19.4%上升26.2%。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的什么经济制度?
(2)在这一制度中应坚持什么原则?这一原则是怎样达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的?
高考第一轮复习 能力检测 经济生活2007.4.16
农民工是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们的权益尚未得到有效保障。据此回答21--22题。
21.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该( )
A.坚持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 B.更加关注社会公平
C.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 D.为了效率关注公平
22.解决农民工问题,需要( )
A.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
C.完全运用市场经济原则 D.对农民进行职业素质培训
20、该材料说明( )
A.个人收入与其投人的生产要素有关
B.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个人收入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D.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量相联系
19、材料中的分配方式不包括( )
A.按劳分配 B.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技术要素分配 D.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