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C4H10S中,S原子以两个单键与其它原子相连接,它具有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A、 7 B、 6 C、 5 D、 4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质子数相同的两微粒,一定属于同一元素
B、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 只含一种分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2. 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对昆虫具有强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其中对光稳定的溴氰菊酯的结构简式如右图:
下列对该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芳香烃 (B)属于卤代烃
(C)在酸性条件下不水解 (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随堂作业]
1. 在常温下,10mLpH==10的氢氧化钾溶液中,加入pH ==4的一元酸HA溶液至pH刚好等于7(假设反应前后总体积不变),则对反应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c(A-) ==c(K+) (B)c(H+)==c(OH-)<c(K+)<c(A-)
(C)V总≥20mL (D)V总≤20mL
2. 短周期元素单质A和B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酸,在A中加入盐酸,在B中加入稀H2SO4,反应完全后,生成相同状况下的H2的体积分别为VA和VB,而且VA≠VB若要确定反应生成物中A和B的化合价,至少还需知道的数据是
A.VA∶VB的值
B.VA或VB的值
C.A或B的物质的量
D.HCl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题型二] 筛选法
[例1]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Mg2+ 、SO42- 、Cl- (B)Ba2+、 K+ 、OH-、NO3-
(C)Al3+ 、Cu2+ 、SO42- 、Cl- (D) Na+ 、Ca2+ 、Cl- 、AlO2-
[点拔]
离子共存题是高考题的常考点之一。本题有两个限定条件,一是pH=1,表明溶液为强酸性溶液,二是无色溶液。按此两个条件再加上离子是否共存对各个选项进行逐项分析。(A)组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且为无色,符合题意;(B)组离子为无色,可以共存,但其中的OH-与H+不能共存,应予排除;(C)组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其中的Cu2+ 在水溶液中显蓝色,也应排除;(D)组离子中AlO2-在酸性条件下会迅速水解而不能共存,也应排除。
。
[例2]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65K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由液态变玻璃态,体积缩小 (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玻璃态是水的一种特殊状态 (D)玻璃态水是分子晶体
[点拔]本题是一个信息给予题,读懂信息是解题的关键。由题给信息知,玻璃态水的“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表明水由液态变玻璃态其体积不变;此外,“玻璃态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因而答案(A)(B)(D)错误,
[规律总结]
又称排除法或淘汰法。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要求,将选项中不合题意的答案,逐个排除,加以淘汰,剩下来的就是正确答案。
[巩固]
1. 混合下列各组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加热蒸干产物并在300℃灼烧至质量不变,最终残留固体为纯净物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适量铁粉
(B)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H4)2SO4与BaCl2溶液
(C)等物质的量的NaHCO3与Na2O2固体
(D)在NaBr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
11(16分) 如图所示,质量为M=8kg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加一水平恒力F=8 N,当小车向右速度达到1.5m/s时,在小车的前端轻轻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m=2kg的物体,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求物块从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1.5s通过的位移大小(g=10m/s2).
12. (18分) 如图所示,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υ=lOm/s运动,已知传送带与水平面成θ=37°
角,PQ=16m,将一小物块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上P点,物块与此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g=lOm/s2,求:(sin37°=0.6 cos37°=0.8)
(1)当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小物块运动到Q点的时间为多少?
(2)当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小物块运动到Q点的时间为多少?
13(20分) 一个弹簧放在水平地面上,Q为与轻弹簧上端连在一起的秤盘,P为一重物,已知P的质量M=10.5kg, Q的质量m=1.5 kg,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 k=800N/m,系统处于静止,如下图所示,现给P施加一个方向竖直向上的力F,使它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在前0.2s以后,F为恒力,求力F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取g=10m/s2).
10.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前必须平衡摩擦力.
(1)某同学平衡摩擦力时是这样操作的:将小车静止地放在水平长木板上,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慢慢垫高,如图(乙),直到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木板向下滑动为止.请问这位同学的操作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应当如何进行?
答: .
(2)如果这位同学先如(1)中的操作,然后不断改变对小车的拉力F,他得到M(小车质量)保持不变情况下的a-F图线是下图中的 (将选项代号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3)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f=50Hz. 下图是某同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写出用s1、s2、s3、s4以及f来表示小车加速度的计算式:a= . 根据纸带所提供的数据,算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9. 现要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木板(如图)、木块、计时器一个、米尺.
(1)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
①让木块从斜面上方一固定点D从静止开始下滑到
斜面底端A处,记下所用的时间t.
②用米尺测量D与A之间的距离s,则木块的加速度a= .
③用米尺测量长木板顶端B相对于水平桌面CA的高度h和长木板的总长度l.设木块所受重力为mg,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木块所受的合外力F =_____ .
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入测量值计算求出的值.
⑤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复上述测量和计算.
⑥求出的平均值.
(2)在上述实验中,如果用普通的秒表作为计时器,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某同学提出了以下的方案,其中合理的意见是 .(填写代号)
A.选用总长度l较长的木板. B.选用质量较大的木块.
C.使木块从斜面开始下滑的起点D离斜面底端更远一些.
D.使长木板的倾角尽可能大一点.
8. 如图所示,一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一质量为0.05kg的木块B固定在弹簧的上端,一质量为0.05kg的木块A置于木块B上,A、B两木块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为2cm;再在木块A上施一向下的力F,当木块A下移4cm时,木块A和B静止,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g取10m/s2.撤去力F的瞬间,关于B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N B.0.5N C.1.5N D.1N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