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92733  392741  392747  392751  392757  392759  392763  392769  392771  392777  392783  392787  392789  392793  392799  392801  392807  392811  392813  392817  392819  392823  392825  392827  392828  392829  392831  392832  392833  392835  392837  392841  392843  392847  392849  392853  392859  392861  392867  392871  392873  392877  392883  392889  392891  392897  392901  392903  392909  392913  392919  392927  447090 

6.在患有“成视网膜细胞瘤”的儿童体内,染色体缺失的情况出现在所有细胞内,这 说明染色体畸变                          ( )

A.在视网膜细胞中发生

B.首先出现在视网膜细胞,然后延伸到其他细胞

C.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就出现

D.从父亲或母亲遗传下来

解析:由于该儿童体内所有细胞均有染色体缺失,而所有细胞均来自于受精卵的有丝分裂,故受精卵中也应为染色体缺失,所以该染色体畸变由父亲或母亲遗传来的。

答案:D

试题详情

5.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了解我市人群中耳垂的遗传情况,特地设计了调查活动计划,主要内容如下表所示:

泰安市20个家庭耳垂遗传情况调查统计表

组别
 婚配方式
家庭数
儿子
女儿
父亲
母亲
有耳垂
无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1
有耳垂
有耳垂
 
 
2
有耳垂
无耳垂
 
 
3
无耳垂
有耳垂
 
 
4
无耳垂
无耳垂
 
 

该调查活动的不足之处是                    ( )

A.调查的组别太少       B.调查的家庭数太少

C.调查的区域太小       D.调查的世代数太少

解析:题中只涉及20个家庭,调查的家庭数目太少,不能真实反映人群中耳垂的遗传情况。

答案:B

试题详情

4.(2010·镇江质检)下图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Ⅱ5为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

A.患病男孩的父亲不一定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B.若Ⅰ2携带致病基因,则Ⅰ1、Ⅰ2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

C.Ⅱ5可能是白化病患者或色盲患者

D.Ⅱ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解析: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在常染色体上,也可能在X染色体上,即Ⅱ5可能是白化病患者或色盲患者,故患病男孩的父亲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若Ⅰ2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Ⅰ1、Ⅰ2均为杂合子,他们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1/2=1/8。该病若为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则Ⅱ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2/3。该病若为X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则Ⅱ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0。

答案:D

试题详情

3.(2010·潍坊模拟)下图是苯丙酮尿症的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8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

B.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若8与9婚配生了两个正常孩子,则第三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9

D.若10与7婚配,生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4

解析:根据3和4正常、女儿患病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若用A和a表示相关的基因,则3和4的基因型均为Aa,8的基因型为1/3AA、2/3Aa,9基因型为Aa,若8与9婚配,其孩子患病概率为2/3×1/4=1/6,10的基因型为Aa,7的基因型为aa,生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2×1/2=1/4。

答案:C

试题详情

2.(2010·广州质检)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四个家庭所作的单基因遗传病的调查结果,下列推断最恰当的是                      ( )

家庭成员




父亲
患病
正常
患病
正常
母亲
正常
患病
患病
正常
儿子
患病
患病
患病
患病
女儿
患病
正常
患病
正常

A.甲家庭情况说明该病一定是显性遗传病

B.乙家庭情况说明该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

C.丙家庭情况说明该病一定是显性遗传病

D.丁家庭情况说明该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

解析:根据口诀“有中生无为显性;无中生有为隐性”,可以判断丁家庭的遗传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

答案:D

试题详情

1.下图的4个家系,带阴影的为遗传病患者,白色表现正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能是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B.肯定不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显性遗传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

C.家系甲中,这对夫妇再生一患病孩子的几率为1/4

D.家系丙中,女儿不一定是杂合子

解析: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特点是母患子必患,所以丁一定不是色盲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所以甲、乙肯定不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家系甲中,该遗传病有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不管是哪种遗传病,这对夫妇再生一患病孩子的几率都为1/4。家系丙中,该遗传病有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或伴X显性遗传,所  以家系丙中,女儿有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

答案:A

试题详情

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图实-13

(3)从理论上分析图线没有过坐标原点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

A.不应在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应该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开始计时

B.开始计时后,不应记录小球经过最低点的次数,而应记录小球做全振动的次数

C.不应作t2l图线,而应作tl图线

D.不应作t2l图线,而应作t2-(l+d)图线

解析:(1)依据游标卡尺读数原理知,d=(15+0.1×2)mm=15.2 mm=1.52 cm.

(2)根据实验操作可知单摆周期T=,由单摆周期公式得=2π ,所以t2

l+,参考拟合方程得=404.0,所以g=≈9.76 m/s2.

(3)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原理可知D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1)1.52 (2)9.76 (3)D

()

试题详情

8.某同学利用如图实-11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如下:

A.按装置图安装好实验装置

B.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

C.用米尺测量悬线的长度l

D.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小角度摆动.当小球经过最低点

   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0,此后小球每经过最低点一

   次,依次计数1、2、3….当数到20时,停止计时,

   测得时间为t

E.多次改变悬线长度,对应每个悬线长度都重复

实验步骤C、D

F.计算出每个悬线长度对应的t2

G.以t2为纵坐标、l为横坐标,作出t2l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完成下列任务:

(1)用游标为10分度(测量值可准确到0.1 mm)的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某次测量的示

数如图实-12所示,读出小球直径d的值为________cm.

图实-12

(2)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t2l图线如图实-13所示.根据图线拟合

得到方程t2=404.0l+3.5.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m/s2.(取π2

试题详情

7.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挂于某一深度h(未知)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单摆的下部分露于筒

外),如图实-10甲所示,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设单摆振

动过程中悬线不会碰到筒壁,测量出筒的下端口到摆球球心的距离l,并通过改变l

而测出对应的周期T,再以T2为纵轴、l为横轴作出函数关系图象,那么就可以通过

此图象得出小筒的深度h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取π2=9.86)

图实-10

(1)如果实验中所得到的T2l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正确的图象应是abc

中的________.

(2)由图象可知,小筒的深度h=________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

解析:(1)由单摆周期公式T=2π 可得T2L,而Ll+h,所以T2=(l+

h),即T2l+h,正确图象应是a.

(2)由图象知=1.20,=,得g=π2=9.86 m/s2h=0.30 m.

答案:(1)a (2)0.30 9.86

试题详情

6.某同学想在家里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但没

  有合适的摆球,他找到了一块大小约为3 cm、外形不规则的

  大理石代替小球.他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石块和细尼龙线系好,结点为M,将尼龙线的上端固

  定于O点,如图实-9所示;

B.用刻度尺测量OM间尼龙线的长度L作为摆长;

C.将石块拉开一个大约α=5°的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

D.从摆球摆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测出30次全振动的总

  时间t,由T=得出周期;

E.改变OM间尼龙线的长度再做几次实验,记下每次相应的lT

F.求出多次实验中测得的lT的平均值,作为计算时用的数据,代入公式g=()2l

  求出重力加速度g.

(1)该同学以上实验步骤中有重大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用OM的长作为摆长,这样做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比

真实值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摆长无法准确测量的困难?

解析:(1)摆长应为石块质心到悬点的距离,故B步骤错误;计时开始的位置应为摆

球振动的平衡位置,故D步骤错误;在用公式g=()2l计算g时,应将各项的l

T单独代入求解g值,不能求lT的平均值再代入求解,故F步骤也错误.

(2)因为用OM作为摆长,比摆的实际摆长偏小,因此计算出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比实

际值偏小.

(3)可采用图象法,以T2为纵轴,以l为横轴,作出多次测量得到的T2l图线,求

出图线斜率k.再由k=得g=.k值不受悬点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解决

摆长无法准确测量的困难.

答案:(1)BDF (2)偏小 (3)见解析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