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广州模拟)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但是,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加倍努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好形势。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罗斯福新政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何借鉴意义?(10分)
答案:(1)罗斯福新政中关于恢复和稳定农业,出台农业调整法,建立宽泛的社会保障,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等,为解决美国经济大危机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表现在解决失业和贫困危机上。(5分)
(2)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罗斯福新政解决的就业和社保危机比较相似,因此,借鉴罗斯福新政,运用财政和税收政策,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保障农民基本生活,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5分)
5.(苏北四市联考二)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某一经济运行主体如果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取得突出的经济成就,其发展模式皆会引起人们的模仿;如果其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问题,其发展模式就必然引起人们的警惕。对中国来说,有必要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模式中成功的运作方式,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效的、新的发展模式。
(1)造成市场经济模式千差万别的因素主要有哪些?(4分)
(2)你认为在不同市场经济模式及其运行方式中,值得中国借鉴的东西有哪些?(6分)
答案:(1)市场经济与不同的社会制度相结合,会呈现不同的特点。所有制结构不同,收入分配方式不同,政府作用的范围和方式不同,其市场经济的模式也不同。(2分)此外,各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还受到本国国家制度、历史文化、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分)
(2)中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应学习借鉴不同市场经济模式中能够反映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的东西。(2分)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2分)同时必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2分)
4.2009年7月8日至10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意大利拉奎拉举行。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国家领导人出席了会议,八国集团的领导人就全球经济形势、气候变化、经济贸易、非洲发展、粮食安全等多项全球性议题进行了磋商,并取得了诸多共识。
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知识回答:
(1)美、德、日三国的市场经济模式有哪些共同点?(4分)
(2)请对美国和德国市场经济模式进行评价?(6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美、德、日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和理解,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对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知识要点的理解和记忆。回答第一个问题,应该从它们建立的基础、调节手段和调节经济的目的等方面进行回答,对其评价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
答案:(1)首先,它们都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其次,在经济运行中,它们都以市场竞争作为最基本的调节手段。最后,国家调节经济都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统治地位。(4分)
(2)①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好处在于束缚少,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监控和干预,容易加剧两极分化,也容易出现经济危机。(3分)②德国市场经济模式,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来提高效率,通过发挥政府的作用缓解各种社会矛盾。但无处不在的社会保障大大削弱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本国的国际竞争力。(3分)
3.新自由主义思潮于20世纪70年代流入拉丁美洲,进入80年代后在拉美迅速流行。在此过程中,许多国家的右翼势力纷纷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大力推行经济私有化、贸易自由化、开放资本市场、减少政府干预等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带来各国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均和各国发展对外资的依赖,严重弱化了各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能力,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
请思考:
(1)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失败说明了什么?(4分)
(2)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失败给我们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启示?(6分)
解析: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失败充分证明思想本身的局限性。我们一定要理智地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
答案:(1)说明了新自由主义所提倡的完全私有化、商品市场化、国家退出经济控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不啻为一剂最香的毒药!(4分)
(2)第一,我们应该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方向,把国家的干预和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 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二,坚持产权结构改革的基本方向,但不能搞私有化,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同时一定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第三,在中国的经济改革中,需要借鉴和吸收包括新自由主义在内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但不能照搬他们的理论,更不能按照他们的理论来作为改革路径选择的依据,而应该考虑到中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实力等多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中国经济运行机制应该朝着“两个结合”走:一是把市场经济规律与社会主义原则有机结合;二是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有机结合。(6分)
2.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欧洲都实行了大规模和干预经济行动。有媒体评论“凯恩斯主义再任救世主”。
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知识回答:
(1)凯恩斯在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上提出了哪些观点?(6分)
(2)二战结束后,凯恩斯主义对西方发达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解析:回答第一个问题,应该从产生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回答第二个问题,应该从其产生的积极作用和遇到的挑战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①凯恩斯认为,由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3分)②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使企业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企业减产停产乃至破产,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造成工人失业。(3分)
(2)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采用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暂时缓和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危机带来的破坏。(2分)②“滞胀”现象的出现,使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促进了新自由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兴起。(2分)
1.材料一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美国经济危机严重、整个银行系统总体已经崩溃的情况下就任第32届总统。他为振兴美国经济实施了“新政”,到1935年农民现金收入由原来的40亿美元上升到70亿美元,经济开始复苏,失业和工厂倒闭现象明显改善。
材料二 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了整个美国,雷曼兄弟等金融机构相继倒闭,通用、福特等大型汽车公司申请破产,经济陷入严重衰退,消费信心指数下降,失业率创新高,政府采用了发行国债、接管大型金融机构和向大型企业注资等方式挽救每况愈下的美国经济。
联系材料,简要说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以及对克服当前国际金融风暴的启示。(10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其内容包括金融业、农业、工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运用罗斯福新政的理论观点来分析如何应对当前国际金融风暴,可从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金融监管和调控;加大投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消费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①整顿金融业,制定财政信贷和货币政策。②恢复和稳定农业,出台农业调整法。③复兴工业,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中止实施反托拉斯法。④建立宽泛的社会保障,保障全体公民的最低生活。(每个要点1分,共4分)
(2)对克服当前国际金融风暴的启示:①现代市场经济健康运行需要政府干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暴需要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金融的监管和调控。(3分)②应对金融风暴需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支持基础产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中下阶层收入,扩大消费需求。(3分)
6.有人说,“资本家的利润是从贱买贵卖中获得的。”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请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简要分析。(10分)
答案:(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它不符合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2分)
(2)贱买贵卖不能给资本家带来利润。因为流通中不能增加价值总量,有的人多得了,别的人就少得了。(3分)
(3)实际上,利润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出来的,在本质上和剩余价值是一样的。剩余价值和利润之间,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资本家获得利润的源泉是榨取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5分)
5.(2009·汕头模拟)读图,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图1与图2各反映了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哪种方法?(4分)
(2)请说明在图2中,资本家是如何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的?(6分)
解析:从图示和设问中可以看出,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的剩余价值的生产。第(1)问,比较容易回答,图1是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的手段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图2是通过工作时间不变,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办法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2)问,其实主要回答出通过什么手段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自然就应该从科技进步、加强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方面努力。
答案:(1)图1反映的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图2反映的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4分)
(2)图2中资本家在工人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工具的革新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也随之提高,使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从而获取了更多的剩余价值。(6分)
4.(2009·启东模拟)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收入分配问题越来越关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请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有关观点,简要说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积极意义。(10分)
解析:本题设问要求运用的知识点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再结合设问中提供的“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信息,解答本题应该用到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的商品、货币理论以及价值规律理论,至于“积极意义”则可以从对劳动者与对社会、对经济和对政治等角度回答。
答案:(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我们要尊重劳动,坚持劳动光荣的原则。(5分)
(2)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在初次分配阶段使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5分)
3.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于2009年4月17日至19日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其主题是“经济危机与亚洲:挑战与展望”。温家宝总理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指出,2008年9月以来,世界经济遭受了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国的命运已紧紧联系在一起,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以一己之力战胜这场危机。亚洲各国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携手努力,同舟共济,推动亚洲共赢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请运用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实质和影响。(10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认识,要回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根源必须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方面进行分析;回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应该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影响的分析应该从对生产的破坏、对社会化生产所需要的比例关系的调整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等方面进行说明。
答案:(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分)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过剩。(2分)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危机给生产带来的破坏,使社会化生产所需要的比例关系强制性地得到调整,从而使资本主义再生产进行下去。(3分)但经济危机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当这一矛盾尖锐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再次爆发。(3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