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93295  393303  393309  393313  393319  393321  393325  393331  393333  393339  393345  393349  393351  393355  393361  393363  393369  393373  393375  393379  393381  393385  393387  393389  393390  393391  393393  393394  393395  393397  393399  393403  393405  393409  393411  393415  393421  393423  393429  393433  393435  393439  393445  393451  393453  393459  393463  393465  393471  393475  393481  393489  447090 

通过诵读、揣摩语句和课堂讨论来解决、消化重点、难点。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本课是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诵读课文并背诵第二、三段。此外,文句的翻译复述、评析及对作者情感的把握,都要求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来完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1.导入课文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赞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对盛唐田园诗人王维诗作的高度评价,大家回顾一下学过的作品,哪些最能体现这一艺术特点的——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他的诗作,那么他的文章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这篇书信体的散文来领略这一艺术风格。

试题详情

   品读、鉴赏课文描写寒山月夜景色和想象与友人一同欣赏春景的情景的文段,是学习的重点;体会作者的写作背景,是学习的难点。

试题详情

3.反复诵读,然后分析作者选取景物的角度,所写景物的特点。

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试题详情

2.与同是写景记游的《赤壁赋》作比较,通过比较,了解两文在内容与记游方式方面的不同。《赤壁赋》写二三文人雅士的月夜之游;而《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写诗人独自新赏寒山月夜的美景及“当待春中”一段悬想春景。《赤壁赋》是一次夜游赤壁的记录,以时间为序;而《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信步游览所见和想象与友人一同欣赏春景的情景。

试题详情

   体会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清新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水之美的感受力。

教学方法:

1.初读全文,扫清文字障碍,了解文章描写的主要内容。

试题详情

   正确评价课文中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情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试题详情

2.培养鉴赏优秀古代散文的习惯与技能。

试题详情

1.培养诵读和品味文言文精巧语言的能力。

试题详情

2.学习本文写景的艺术与构思的方法。

试题详情

1.读懂课文,理解文句,积累文言词语。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