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是 ( )
A.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
C.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7.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应是 ( )
A.一化三改 B.多快好省 C.综合平衡 D.以粮为纲
16.下表为“1943年关内与东北地区重要工业品产量比较表”,它反映出的实质是 ( )
品种 |
生产量 |
百分比 |
||
关内 |
东北 |
关内 |
东北 |
|
煤 |
25935 |
25398 |
50.5 |
49.5 |
生铁 |
239 |
1702 |
12.3 |
87.7 |
钢材 |
39 |
519 |
7 |
93 |
水泥 |
774 |
1503 |
34 |
66 |
A.东北煤、铁等资源丰富
B.东北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C.国民政府大力扶持下,东北工业呈现良好态势
D.日本掠夺性开发,东北殖民地经济的特征日渐显露
15.随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加剧,近代中国出现了多元化经济结构,如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同时并存,这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 )
①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复杂化 ②使中国社会性质特殊化
③使中国革命斗争长期化 ④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多元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19世纪70-80年代,中国一些民族企业在国内投资却在香港注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A.本国投资环境较差 B.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C.香港政策自由 D.与国际社会接轨
13.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的比例是1比2,19世纪初上升为2比3.你认为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大量吸引外来移民
B.大量乡村人口迁往殖民地
C.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
D.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布局
12.1651年英国《航海条例》规定:“---无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运载,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1849年英国废除该条例,其原因为 ( )
A.最大竞争对手荷兰被打败 B.英国实施自由主义政策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 D.殖民地独立运动影响
11.17-18世纪,导致西欧国家殖民争夺的主要原因是 ( )
A.殖民扩张的方向相同 B.争夺工业原料的需要
C.资本积累的需要 D.扩大市场的需要
10.16世纪英国到达印度最近的航线为 ( )
A.英国→ 地中海→奥斯曼土耳其控制区→印度
B.英国→大西洋→印度洋→印度
C.英国→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印度
D.英国→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印度
9.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装束。然而这一习俗在晚清开始发生变化。其原因有: ( )
⑴新式教育的影响; ⑵政治变革的推动;
⑶西方生活习俗的影响; ⑷有识之士的推动。
A.⑴⑵⑶⑷ B.⑴⑵⑶ C.⑴⑶⑷ D.⑴⑵⑶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