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93418  393426  393432  393436  393442  393444  393448  393454  393456  393462  393468  393472  393474  393478  393484  393486  393492  393496  393498  393502  393504  393508  393510  393512  393513  393514  393516  393517  393518  393520  393522  393526  393528  393532  393534  393538  393544  393546  393552  393556  393558  393562  393568  393574  393576  393582  393586  393588  393594  393598  393604  393612  447090 

5.“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血痕”,是指北洋军阀政府的屠杀,“中国军人”、“八国联军”并提,显然是指历史而非现实,这正是把反动当局的血腥屠杀与历史上中外反动派相对照,进行类比,意思是军阀政府制造的这一惨案,比过去中外反动派屠杀中国人民的野蛮行径有过而无不及,其凶残程度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文中的“伟绩”、“武功”是反语。

试题详情

4.“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阿!”

这是一个简单句,“当……时候”冠在句子前边的介词结构上,这个介词结构的核心是“三个女子……”,主语“这”指代的是三个女子的行为。这句话正是写“三个女子”在反动派的镇压、屠杀面前临危不惧、沉着友爱的伟大精神是何等的撼人心魄。这种精神是中外反动派所无法征服的。

试题详情

3.“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

刘和珍等的遇害的事实,更激起了作者的悲愤,“确是”,“有她的尸骸伪证”,与第四节因烈士牺牲出乎意料之外而“竟至于颇为怀疑”相照应,流露了作者深挚的痛惜之情。“始终微笑的和蔼”,“沉勇而友爱”,又包含着对这些爱国青年的歌颂。

试题详情

2.“我么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情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欣然前往”,并非受利用;“情愿而已”,并非暴徒;力驳谬说。“这样的罗网”,揭露军阀政府屠杀爱国青年是有计划、有预谋、有指挥的。

接着,作者特意记叙了刘和珍等被虐杀的惨象,以抨击军阀政府的阴谋和滔天罪行,驳斥流言家的无耻谰言。对刘和珍等人遇害经过的详细、客观的记叙,以无可辩驳的事实,使军阀政府的滔天罪行和流言家的无耻谰言不攻自破,大白于天下;同时,“想扶起她”,“又想去扶起她”,又表现了刘和珍等爱国青年面对反动派有预谋的屠杀,英勇沉着、不畏牺牲和团结友爱的精神。

试题详情

1.“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照应第四节中的“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反动军阀及其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使鲁迅愤慨之极;黑暗的现实、野蛮而恐怖的专制统治,使鲁迅透不过气,说不出话:因而鲁迅感到无话可说。“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郁积在心头的满腔的愤恨,又使鲁迅不得不说,于是他又拿起笔来,写下了下面的文字。

试题详情

6.结语

这一节写刘和珍遇害,揭露反动军阀及其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呼唤人们起来变革黑暗的现实。写作上,开头叙述听到噩耗,接着夹叙夹议,指出噩耗出人意外,然后举尸骸为证,以揭露当局和流言家们的无耻谎言,抒发自己对反动统治者的愤恨和对死难烈士的无比悲痛。

试题详情

5.“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阿,沉默阿!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惨象,已足见军阀政府的残忍,流言,这比刀枪更加令人惊心动魄;有形的刀枪,加上有形的刀枪——御用文人的舆论,颠倒黑白,助纣为虐,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种野蛮而恐怖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衰亡,以至“默无声息”。

面对血淋淋的残杀、无端的诬蔑和卑鄙恶劣的流言蜚语,鲁迅感到极度的悲愤,他由此考虑到了民族存亡的问题——“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那时因为叫苦无用,而变为沉默的。世界历史上有在沉默中“更加衰颓下去”的民族,也有因为叫苦无用而觉悟起来爆发革命的。作者表面上不肯定哪一种,实际上是在引人思索,催人觉悟,激励人们起来战斗。用选择句式,表示二者必居其一,意思正是殷切期待革命的到来。

试题详情

4.“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列举了反动军阀政府的凶残屠杀青年的罪行后,鲁迅又不可遏制地写下这两句,并分别独立成段,十分有力地抨击了反动军阀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爱国有罪”、“屠杀有理”的谬论,有力地揭露了反动军阀的凶残和走狗文人的下劣。

试题详情

3.“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意在表现:这样纯朴、善良、乐观、友爱的青年,决不是“暴徒”;和下文的“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上还有棍棒的伤痕”相对比,进一步揭露了反动当局的下劣凶残。

试题详情

2.“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这里的“中国人”泛指所有的中国人。鲁迅根据一向的经验,对国民的“劣根性”有着深刻的分析和理解。然而这次惨案中反动军阀的下劣凶残,这些中国人的所作所为,竟远比鲁迅所预料的恶劣的多。这里,“不惮”,“还不料”,“也不信”等词语的相互搭配,愤慨地写出了段其瑞卫队才是真正的暴徒,他们的暴行是世上所罕见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