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尽管“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女夙兴夜寐,纺绩积纴”,但农业生产始终没有大的突破,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重农政策长期推行阻碍 ②人口增长的压力 ③农民赋役负担的沉重 ④自然经济的长期存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4.下列哪个材料不是对古时男耕女织生产模式的描述
A.张籍《采樵吟》:“上山采樵选枯树,深处樵多出辛苦”
B.汉代谚语有云:“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
C.孟郊在《织妇词》中说:“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
D.荀阐之,官给事中,《南史·荀伯玉传》中对其女记云:“当嫁,明日应行,今夕逃随人去,家寻求不能得。”
3、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导致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B.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
C.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2.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统治者“不抑兼并”
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1.促使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因素是
A.私田的大量出现 B.各国的税制改革 C.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D.商鞅变法
21.(6分)将6.0g纯铁粉加入到200mL 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得到200mL0.50mol·L-1 FeSO4溶液和5.2g固体沉淀物。计算:
⑴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
⑵加入铁粉前Fe2(SO4)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0.(4分)将Na2CO3和NaHCO3混合物19g,充分加热后,收集到CO2有1.12L(标准状况),冷却后将剩余固体溶于300ml水中,求:
(1) 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
(2) 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9. (10分)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
试回答:(1)写出B的化学式 ,D的化学式 。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用KSCN鉴别G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 。
18、(8分)“比较”是化学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请运用比较法解答下列问题。
已知在一定条件下,过氧化钠几乎可与所有的常见气态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如:2Na2O2+2CO2=2Na2CO3+O2,Na2O2+CO=Na2CO3。
(1)试分别写出Na2O2与SO2、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当1 mol SO3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3)通过比较可知:在氧化物中,当非金属元素处于 价态时,其氧化物与过氧化钠反应就有O2 生成。
17、(6分)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它的氧化性比高锰酸钾
更强,本身在反应中被还原为Fe3+离子。制取铁酸钠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Fe(NO3)3+16NaOH+3Cl2===2Na2FeO4+6NaNO3+6NaCl+8H2O
⑴在上述反应中 元素被氧化,当3molCl2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总数为 ;
⑵铁酸钠之所以能净水,除了能消毒外,另一个原因是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