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93741  393749  393755  393759  393765  393767  393771  393777  393779  393785  393791  393795  393797  393801  393807  393809  393815  393819  393821  393825  393827  393831  393833  393835  393836  393837  393839  393840  393841  393843  393845  393849  393851  393855  393857  393861  393867  393869  393875  393879  393881  393885  393891  393897  393899  393905  393909  393911  393917  393921  393927  393935  447090 

2、物质的量相等的HBr和H2SO3 溶液中,中通入0.1mol Cl2 ,结果有的Br-被氧化,求HBr的物质的量?

有机物化合价升降的计算

   (1)得氧或失氢被氧化,每得1个O原子或失去2个H原子,化合价升高2。

   (2)失氧或得氢被还原,每失去1个O原子或得2个H原子,化合价降低2。

  例:CH3CH20HCH3CHO CH3COOH

过程(1)是失氢,氧化过程,化合价升高1×2

过程(2)是得氧,氧化过程,化合价升高2×1

过程(3)是加氢,还原过程,化合价升高1×24

练习3

试题详情

1、在100mLFeBr2 中通入Cl2 2.24L(STP),充分反应后,有 的Br-被氧化,则原FeBr2 的浓度是多少mol·L-1  (分别用电子得失相等和电解质溶液电荷守恒来解题)

试题详情

5、有关计算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相等。这是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的基本依据。

举例:

试题详情

3、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表现性质规律

  当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姓。如:浓H2SO4的S只具有氧化性,H2S中的S只具有还原性,单质S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性质强弱规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氧化剂(氧化产物)+弱还原剂(还原产物),即氧化剂的氧化性比氧化产物强,还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强。如由反应2FeCl3+2KI=2FeC3+2KCl+I2可知, FeCl3的氧化性比I2强,KI的还原性比FeCl2强。

   一般来说,含有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氯的含氧酸除外),价态越低还原性越强。如氧化性:浓H2SO4,S02(H2S03),S;还原性: H2S>S>SO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从左到右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阳离子(铁指Fe2+)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3)反应先后规律

  同一氧化剂与含多种还原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氧化的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同一还原剂与含多种氧化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还原的是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如:将Cl2通人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Br和NaI的混合液中,C12首先与NaI反应;将过量铁粉加入到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Fe2+、和Cu2+的混合溶液中,Fe首先与Fe3+反应。FeBr2 中通入Cl2 ,HBr和H2SO3 中通入Cl2

 (4)价态归中规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一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错现象。

 

KClO3+6HCl =KCl+3Cl2+3H2O 而不是KClO3+2HCl=KCl+3Cl2+3H2O

 (5)歧化反应规律

   发生在同一物质分子内、同一价态的同一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叫做歧化反应。其反应规律是:所得产物中,该元素一部分价态升高,一部分价态降低,即“中间价→高价+低价”。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

  Cl2十2NaOH=NaCl十NaClO十H20

试题详情

2、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相对强弱的判断方法

 (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进行判断

[说明]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难,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如Cu2++2e→Cu远比Na+ +e→Na容易,即氧化性Cu2+>Na+,还原性Na> Cu

(2)根据非金属活动顺序进行判断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规律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发生规律可用如下式子表示:

   氧化性:反应物中的强氧化剂,生成物中的弱氧化剂

   还原性:反应物中的强还原剂,生成物中的弱述原剂

   例:已知①2FeCl3+2KI=2FeCl2+I2+2KCl

   ②2FeCl2+C12=2FeCl3

   由①知,氧化性Fe3+>I2,由②知,氧化性C12>Fe3+,综合①②结论,可知氧化性Cl2>Fe3+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反应条件的不同进行判断

 如:Mn02十4HCl(浓)?MnCl2+C12↑+2H20

   2KMn04十16HCl(浓)=2MnCl2+5C12↑+8H2O

   后者比前者容易(不需要加热),可判断氧化性 KMn04>Mn02

   (5)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的不同进行判断

   Cu十C12?CuCl2

2Cu+S ? Cu2S

    C12可把Cu氧化到Cu(+2价),而S只能把Cu氧化到 Cu(+1价),这说明氧化性Cl2>S

   (6)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①对同一周期金属而言,从左到右其金属活泼性依次减弱。如Na、Mg、A1金属性依次减弱,其还原性也依次减弱。

   ②对同主族的金属和非金属可按上述方法分析。

试题详情

1、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概念

练习1:判断下列那些为氧化还原反应,并说出理由

IBr + H2O = HBr + HIO

KOH+Cl2=KCl +KClO+H2O

NaH+H2O =NaOH+H2

CaO2+H2O =Ca(OH)2 +H2O2

5C2H5OH +2KMnO4+3H2SO4 →5CH3CHO +K2SO4+2MnSO4 +8H2O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是                  

小结:氧化还原反应发生规律和有关概念可用如下式子表示:

  练习:练习1中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请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试题详情

17.已知定点及椭圆,过点的动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

(Ⅰ)若线段中点的横坐标是,求直线的方程;

(Ⅱ)在轴上是否存在点,使为常数?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Ⅰ)依题意,直线的斜率存在,设直线的方程为

代入, 消去整理得  

  则 

由线段中点的横坐标是,  得

解得,适合.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或 .           

(Ⅱ)假设在轴上存在点,使为常数.

①  当直线轴不垂直时,由(Ⅰ)知   

所以

                   

代入,整理得

               

注意到是与无关的常数, 从而有, 此时

②  当直线轴垂直时,此时点的坐标分别为

时, 亦有                    

综上,在轴上存在定点,使为常数.   

试题详情

16.(2009福建卷文)(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直线经过椭圆   

的左顶点A和上顶点D,椭圆的右顶点为,点和椭

上位于轴上方的动点,直线,与直线

分别交于两点。

  (I)求椭圆的方程;

  (Ⅱ)求线段MN的长度的最小值;

  (Ⅲ)当线段MN的长度最小时,在椭圆上是否存在这

样的点,使得的面积为?若存在,确定点的个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法一:

(I)由已知得,椭圆的左顶点为上顶点为

    故椭圆的方程为

(Ⅱ)直线AS的斜率显然存在,且,故可设直线的方程为,从而

0

,从而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时,线段的长度取最小值

(Ⅲ)由(Ⅱ)可知,当取最小值时,

   此时的方程为

   要使椭圆上存在点,使得的面积等于,只须到直线的距离等于,所以在平行于且与距离等于的直线上。

设直线

则由解得  

试题详情

15.如图,已知椭圆的焦点是,过作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交椭圆两点,交椭圆两点,且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求证为定值.

解: (Ⅰ)

由椭圆的定义知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Ⅱ)解法一:由题知直线中至少有一条斜率存在,不妨设直线的斜率为,则直线的方程为

(1)当时,与椭圆长轴重合,

(2)当时,

的坐标分别为

      

      

      

      

斜率为,同理可得

综合(1)(2)知为定值

试题详情

14.(2009辽宁卷理)(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椭圆C过点A,两个焦点为(-1,0),(1,0)。

(1)    求椭圆C的方程;    

(2)    E,F是椭圆C上的两个动点,如果直线AE的斜率与AF的斜率互为相反数,证明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

解:

(Ⅰ)由题意,c=1,可设椭圆方程为,解得(舍去)

所以椭圆方程为。                 ……………4分

(Ⅱ)设直线AE方程为:,代入

 设,,因为点在椭圆上,所以

       

                     ………8分

又直线AF的斜率与AE的斜率互为相反数,在上式中以-K代K,可得

所以直线EF的斜率

即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其值为。          ……12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