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93869  393877  393883  393887  393893  393895  393899  393905  393907  393913  393919  393923  393925  393929  393935  393937  393943  393947  393949  393953  393955  393959  393961  393963  393964  393965  393967  393968  393969  393971  393973  393977  393979  393983  393985  393989  393995  393997  394003  394007  394009  394013  394019  394025  394027  394033  394037  394039  394045  394049  394055  394063  447090 

6.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 ②生产者的细胞呼吸将有机物

  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 ③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 ④生

  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来自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能够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一部分用于

  满足自身的生长和代谢的需要,另一部分维持着生态系统内除生产者以外的全部有

  机体的生命活动。

  答案:D

试题详情

5.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

  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B.这种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

  C.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D.这种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

  解析: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营腐生生活,属于分解者,不参与一般食

  物链的构成,但却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具有关键作用。

  答案:C

试题详情

4.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食物网中的生物之间全部是捕食关系

  B.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最高营养级生物储存有最多的能量

  C.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与植物的呼吸作用,碳就完成了全球化循环

  D.生态系统的成分与营养结构决定其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

  解析:食物网中的生物之间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竞争关系;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所

  含能量最少;在碳循环过程中,微生物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答案:D

试题详情

3.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

  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

  A.缺少生产者  B.分解者很少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解析:分解者的作用是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南极分解者很少,所以必须把废物

  带离南极。

  答案:B

试题详情

  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年龄组

  成为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而不会有明显变化。在该食物网

  中,若C种群的数量下降,则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生物(B或E)来弥补,通过食物

  网中生物这种相互补偿、相互制约的自动调节机制,生态系统可维持平衡状态,生

  物的种类和数量能保持相对的稳定。

  答案:C

2.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

  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

  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在一

  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解析:营养级越高的种群,所含有的能量越少。在该生态系统中,这四种生物之间

  形成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甲的种群数量下

  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答案:D

试题详情

1.(2010·青岛质检)下图所示系统为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

  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

  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  

   变大

  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解析:在这个食物网中,从生产者到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不重复的食物链有:① 

  A→B→H;②A→C→D→H;③A→C→F→G→H;④A→E→D→H;⑤   

  A→E→F→G→H,共5条。在该食物网的5条食物链中,H分别处于第三(链①中)、

试题详情

7.用半径相同的两个小球AB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  

验装置示意图如图实-7-12所示,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实验时先不放B球,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C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再把B球静置于水平槽边缘处,让A球仍从C处由静止滚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痕迹.记录纸上的O点是重垂线所指的位置,若测得各落点痕迹到O点的距离:OM=2.68 cm,OP=8.62 cm,ON=11.50 cm,并知AB两球的质量比为2∶1,则未放B球时A球落地点是记录纸上的________点,系统碰撞前总动量p与碰撞后总动量p′的百分误差×100%=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解析:MN分别是碰后两球的落地点的位置,P是碰前A球的落地点的位置,碰前系统的总动量可等效表示为pmA·OP,碰后总动量可等效表示为p′=mA·OM+mB·ON

则其百分误差×100%

=×100%≈2%.

答案:P 2

()

试题详情

6.某同学用图实-7-10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先将a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复10次;再把同样大小的b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水平段的最右端静止放置,让a球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10次.

图实-7-10

(1)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

A.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

B.小球ab的质量mamb

C.小球ab的半径r

D.小球ab离开斜槽轨道末端后平抛飞行的时间t

E.记录纸上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OAOBOC

F.a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水平部分间的高度差h

(2)根据实验要求,ma__________m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放上被碰小球后,两小球碰后是否同时落地?如果不是同时落地,对实验结果有没

有影响?(不必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测定未放小球b时,小球a落点的平均位置,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跟记录纸上的

O点对齐,图实-7-11给出了小球a落点附近的情况,由图可得OB距离应为

__________ cm;

图实-7-11

(5)按照本实验方法,验证动量守恒的验证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两小球的质量mamb,各落点ABCO点的距离

OAOBOC,故选B、E.

(2)为使a球碰b后不反弹,必须有ma>mb.

(3)b球被碰飞出后,a球还要在水平段运动一小段,因此,b球先落地,但不影响实验

结果.

(4)a点位置的范围大致在45.85-46.05 cm,中心位置大约在45.95 cm.

(5)maOBmaOA+mbOC

答案:(1)BE (2)大于

(3)b球先落地,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4)45.95±0.02 (5)maOBmaOA+mbOC

试题详情

5.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实-7-8所示,在小车后连接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频率为50 Hz,长木板垫着小木片以平衡摩擦力.

图实-7-8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实-7-9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A为运动

起点,则应该选择________段来计算A碰前的速度,应选择________段来计算AB

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空格选填“AB”、“BC”、“CD”、“DE”)

图实-7-9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 kg,小车B的质量m2=0.20 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

得碰前m1v0=________ kg·m/s;碰后(m1+m2)v=________ kg·m/s.

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分析纸带上的点迹可以看出,BC段既表示小车做匀速运动,又表示小车具有较大的速度,故BC段能准确地描述小车A碰前的运动情况,应当选择BC段计算小车A碰前的速度,而DE段内小车运动稳定,故应选择DE段计算碰后AB的共同速度.

(2)小车A碰撞前的速度

v0== m/s=1.050 m/s

小车A在碰撞前

m1v0=0.40×1.050 kg·m/s=0.420 kg·m/s

碰后AB的共同速度

v== m/s=0.695 m/s

碰撞后AB

(m1+m2)v=(0.20+0.40)×0.695 kg·m/s

=0.417 kg·m/s

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碰撞中mv的矢量和是守恒的.

答案:(1)BC DE (2)0.420 0.417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碰撞中mv的矢量和是守

恒的

试题详情

4.在实验室里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一般采用如图实-7-7甲、乙所示的两种装置:

图实-7-7

(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  ( )

A.m1m2r1r2   B.m1m2r1r2

C.m1m2r1r2         D.m1m2r1r2

(2)若采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________.

A.直尺 B.游标卡尺 C.天平 D.弹簧测力计 E.秒表

(3)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则在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P

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所得“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装置图中的字母表示)

解析:(1)为防止反弹造成入射球返回斜槽,要求入射球质量大于被碰球质量,即m1

m2,为使入射球与被碰球发生对心碰撞,要求两小球半径相同.故选项C正确.

(2)设a球碰前的速度为v1ab相碰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由于两球都从同一高度做平抛运动,当以运动时间为一个计时单位时,可以用它们平抛的水平位移表示碰撞前后的速度.因此,验证的动量守恒关系m1v1m1v1′+m2v2′可表示为m1x1m1x1′+m2x2′.所以需要直尺、天平,而无需弹簧测力计、秒表.由于题中两个小球都可认为是从槽口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两球的半径不必测量,故无需游标卡尺.

(3)得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应为m1OPm1OM+m2ON.

答案:(1)C (2)AC (3)m1OPm1OM+m2ON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