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标准状况下22.4 L氨气溶于1 L水配成溶液,可得1 mol·L-1的氨水
B.化学式符合XOH(X代表某一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C.标准状况下,22.4L CCl4中含有氯原子数目为4NA
D.汽油、石油、植物油、柴油均是碳氢化合物
6.下列离子组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H+,Fe2+,NO3-,Na+ B.Na+,Cl-,Ca2+,NO3-
C.Ca2+,NO3-,CO32-,Na+ D.NH4+,SO42-,H+,OH-
5.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将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
B.用镊子取出白磷并置于水中切割
C.把氯酸钾制氧气后的残渣倒入垃圾桶
D.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先加热再通氢气
4.右图是气体制取装置,下列能用此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是( )
A.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
B.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
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
D.电石和水制取乙炔
3. 将质量分数为a %的NaOH溶液蒸发掉mg水后,变成VmL 2a %的NaOH不饱和溶液,则蒸发后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
A. B. C. D.
2.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 )
A.定性检验SO32-时,将BaCl2溶液用NHO3酸化
B.为提高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酸化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用硝酸酸化
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SO42-时,在无其他阳离子干扰条件下,用盐酸酸化后加BaCl2溶液
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
B.配制FeCl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Fe和稀盐酸
C.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
D.Na2CO3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例题4] 在消费者和庞大的人群中,有的支出无计划;有的为了撑面子,不惜举债消费;有的消费头脑清醒,不随大流;有的为了避免“白色污染”、节约消费,重新挎起了菜篮;有的戒奢以俭,只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回答1-2题:
1.摒弃塑料包装,重新挎起菜篮,这种消费行为属于:
A.属于绿色消费行为 B.能节约资源
C.有益于环保和人们的身心健康 D.其核心是可持续发展
2.“戒奢以俭”是:
A.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风的体现 B.是抑制消费的行为
C.是适合我国国情,值得提倡的举措 D.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应发扬光大
[解析] 第1题从知识方面考查对绿色消费的理解,从能力上考查发散与聚合相结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一个菜篮,发散出四个正确判断。第2题考查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解,ACD分别从含义、国情、精神力量方面体现了题意。答案:1.ABCD 2.ACD
辨析题:
[例题5]观点一: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曾以蜜蜂作比喻,说在蜜蜂的社会里,奢侈之风盛行,各行各业都兴旺;当节俭之风代替奢侈之风后,社会反而衰落了。他由此得出结论:个人的劣行也会推动社会进步。观点二:我国古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请辨析两种观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关于消费对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影响作用的掌握情况。消费影响生产与生活,但不能过分夸大消费的影响作用,否则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答案:(1)观点一看到了消费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有合理的一面。但过分夸大了消费的作用,以致于鼓励人们铺张浪费,是错误的。
(2)观点二强调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是正确的。但忽略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意义,忽略了消费对社会生产的促进作用,是错误的。
(3)我们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又要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才能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2、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应该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既要反对超前消费,又要反对抑制消费。)
注:所谓超前消费,是指超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或个人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主旨是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节约资源。表现为“5R”。“绿色消费”原则体现了新的发展观的要求。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比如:大力发展﹍﹍﹍﹍﹍﹍﹍﹍﹍,提出建立﹍﹍﹍﹍﹍﹍﹍﹍﹍和﹍﹍﹍﹍﹍﹍﹍﹍﹍。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原因:
历史传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之一,应当发扬光大;
现实国情: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要戒奢以俭。就是将来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了,也要继续保持这一作风。
个人成长:只有戒奢以俭,才能战胜困难,成就事业。
注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并不反对合理消费,而是说不浪费。
典型例题分析:
单项选择题:
[例题1]“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常被用来形容过去的一些昂贵商品现在变成了大众消费品,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05年上海高考政治试卷第15题)
A.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B.大众消费观念发生变化C.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D.商品市场日益繁荣
[解析]过去昂贵的商品现在变为大众消费品,根本原因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因此价格下降,而不是大众消费观念的变化。
答案:A
[例题2]目前汽车消费成为人们消费的一大热点。这说明:
①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②我国人们的消费水平在提高;③人们的消费结构正在由发展资料向享受资料型转变;④人们正在高消费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该题选择汽车消费这一消费热点来考查学生对我国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的认识。汽车斩热销说明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所占的比重增加,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消费水平在提高,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是一种高消费,因此,①②是正确的,③④的说法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消费实际。答案:A
[例题3] 目前,随着环境污染对人们身心的严重危害,绿色消费成为一种时尚,对此认识正确的:
A.绿色消费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具有效仿性和盲目性
B.绿色消费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利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
C.绿色消费是一种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符合实际,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质量,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推广和提倡
D.人们对绿色消费的崇尚具有从众性,不可能是基于对科学认识的统一性而引发的
[解析] 该题考查对消费心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绿色消费作为一种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理念正在为人们认同和接受,它是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也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A、B、D说法与事实不符。答案:C
不定选择题:
1、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之一
注:影响消费除了客观因素之外,还有主观因素:消费预期、消费偏好、消费心理(课本阐述了四种常见的消费心理,此外还有其他如爱买心理、安全心理、求便心理等)。
▲对各种消费心理的分析:
(1)从众心理。表现为“人有我有”。从众往往引发流行趋势,商家往往利用消费者追随偶像、追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商品,可带动(误导)某一产业和经济发展。从众并非一概不对,要作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2)求异心理。表现为“标新立异”。求异心理意在展示个性,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
的发展,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认可,否则过犹不及。
(3)攀比心理。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攀比心理基于夸耀性心理,是不健康的。
(4)求实心理。根据需要,符合实际,讲究实惠。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结论:各种消费心理往往是共同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只不过某种消费行为中某一消费心理的作用更加突出罢了。要注重引导消费心理,使之向合理、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