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94013  394021  394027  394031  394037  394039  394043  394049  394051  394057  394063  394067  394069  394073  394079  394081  394087  394091  394093  394097  394099  394103  394105  394107  394108  394109  394111  394112  394113  394115  394117  394121  394123  394127  394129  394133  394139  394141  394147  394151  394153  394157  394163  394169  394171  394177  394181  394183  394189  394193  394199  394207  447090 

7、茅盾在小说《春蚕》中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这段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

A.商品经济对小农经济的冲击      

B.农民阶级的愚昧落后

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试题详情

6、设想你是位19世纪70年代投资企业的人,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于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D、军事工业

试题详情

5、“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对他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地主阶级

试题详情

4、小说《春蚕》中描写道:“她(老通宝)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以后,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 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B.小火轮成为通用的交通工具

C.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D.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试题详情

3、晚清时代的江苏南通有一位科举状元在甲午战争后毅然挂冠从商,积极投资实业,后被誉为“状元资本家”。这个人应该是

A.林则徐       B.张謇        C.孙中山        D.詹天佑

试题详情

2、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纪录片《幼童》,追述了清政府派出的詹天佑等第一批留学生的求学生涯。他们出洋留学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试题详情

1、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与北洋齐名的清南洋大臣、湖广总督张之洞,对西洋记者莫里逊对南北方的评论愤懑不已,决定亲自带领众记者参观他创办的企业。这个企业的性质是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C.官办企业 D.中外合办企业

试题详情

  结构图表如下:

   写法分析:

   这篇别具特色的报道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报道的难度最大,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这篇文章语言庄重,却在含蓄中包含了很多言外之义,非常耐人寻味。如在写到英方在告别仪式上降下英国国旗时说:“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平实的语言,鲜明的对比,饱含了对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后的欣喜之情。

  难点分析:

  特写性消息的特点:

  课文是一篇特写。特写性消息,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特写性消息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

试题详情

 本篇题为《别了,“不列颠尼亚”》,从客观的角度叙述了英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去的过程,表明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3. 题目解说

    “别了,‘不列颠尼亚’”表面的意思是告别了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实际的意思是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了,香港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中。

  结构分析:

  这篇特写性消息按导语和主体可分两部分。

试题详情

3、 研讨问题:

 1) 在对这些仪式的叙述中,作者还插入了哪些内容的介绍?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2) 作者在叙述中语言显得沉着平静,没有直接的议论和抒情,但从这些我们又仿佛听到内心的激动和心跳,这是为什么呢?请找出这些隐藏作者感情的语句。

 3) 第5段写到“不列颠尼亚”号和紫荆花的细节有什么意义吗?

 4) 第8段和第11段的数字为什么要写得这么详细?有什么作用?

 5) 最后一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是什么意思?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