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94307  394315  394321  394325  394331  394333  394337  394343  394345  394351  394357  394361  394363  394367  394373  394375  394381  394385  394387  394391  394393  394397  394399  394401  394402  394403  394405  394406  394407  394409  394411  394415  394417  394421  394423  394427  394433  394435  394441  394445  394447  394451  394457  394463  394465  394471  394475  394477  394483  394487  394493  394501  447090 

11.为了精确测重力加速度值,近年来测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能将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时间为,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点所用时间为,测得和H,可求得等于(  )

A.    

B.    

C.     

D.

试题详情

9. 如图所示,小车上有一直立木板,木板上方有一槽,槽内固定一定滑轮,  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上一端系一重球,另一端系在弹簧秤上,弹簧秤固定在小车上,开始时小车处在静止状态,重球紧挨直立木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小车匀加速向右运动,弹簧秤读数及小车对地面压力均增大

B.若小车匀加速向左运动,弹簧秤读数及小车对地面压力均增大

C.若小车匀加速向右运动,弹簧秤读数变大,小车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D.若小车匀加速向左运动,弹簧秤读数变大,小车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10如图所示,A、B并排紧贴着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用水平力同时推A和B,如=10N,=6.0N,,则A、B间的压力可能为(  )

A. 9.0N    

B. 7.0N  

C. 6.0N    

D. 4.0N

试题详情

8. 蹦级是一种极限体育项目,可以锻炼人的胆量和意志。运动员从高处跳下,弹性绳被拉展前做自由落体运动,弹性绳被拉展后在弹性绳的缓冲作用下,运动员下落一定高度后速度减为零。在这下降的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性绳拉展前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B.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C.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D.运动员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试题详情

7.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

aba球质量为m,静置于地面;b球质量为3m,用手托往,高度为h

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后,a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A.h    B.1.5h   C.2h    D.2.5h

试题详情

6.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放着的电风扇,当叶片静止时电风扇受到桌面施加的摩擦力为,当电风扇启动后向水平方向吹风时,电风扇受到桌面施加的摩擦力为,则(  )

A.=0 =0           B.=0 ≠0 

C.≠0 =0            D.≠0 ≠0

试题详情

5.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在一条直线上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则:(  )

A.两个质点一定从同一位置出发 

B.两个质点一定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  

C.秒末两质点相遇

D.以上答案都不对

试题详情

4.弹簧秤的秤钩上挂一个质量为的物体,当弹簧秤以的加速度沿竖直方向加速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可能为().(  )

A.6N      B.8N       C.10N       D.2N

试题详情

3.如图所示,质量为的木块A放在斜面体B上,若A和B沿水平方向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和B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  )

A.            

B.  

C.        

D.0  

试题详情

2.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B.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可能为直线运动

C.加速度减小的运动是减速运动,加速度增加的运动是加速运动

D.向左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获得向右的加速度时将立即改为向右运动

试题详情

1.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2.0,在第3S 内通过的位移是4.5m则它的加速度为(  )

A.2.0                  B.0.5     

C.1.0                D.1.5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