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94508  394516  394522  394526  394532  394534  394538  394544  394546  394552  394558  394562  394564  394568  394574  394576  394582  394586  394588  394592  394594  394598  394600  394602  394603  394604  394606  394607  394608  394610  394612  394616  394618  394622  394624  394628  394634  394636  394642  394646  394648  394652  394658  394664  394666  394672  394676  394678  394684  394688  394694  394702  447090 

2、整散句式--追求参差

“才美不外露,已属难能可贵;大智大愚,更是难上加难。……有麝自然香,已变成了令人发噱的天方夜谈;无麝放假香,才是处世真理”。

“为什么她喜欢绿色呢?虽然五光十色缠绕了她的半生:红色的火热,土黄色的坎坷,灰色的挫折,黑得如此沉重的偏见,以及白得如此刺目的冷漠,但她在任何时候对绿色--象征生命、希望、纯洁的颜色,有着不可抑制的憧憬。”

--能整能散,参差别致。

整句工整而呈气势,散句曲折而显舒缓;整散交错,可参差流转。

试题详情

我们一旦动笔写作便应有这样一种追求:力戒文章语言的趋同现象,避免在词语选用、句式结构、语气语势上大同小异、千篇一律,要把根据自己的语言特点,构建富有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作为写作上的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力使自己文章的语言或雅致凝练,或严谨理性,或俏皮幽默,或优美诗意……真正做到凭空逗巧,意外出奇,既生动精彩又与众不同。作文时应该自问:写作中有什么因素比语言更致命呢?求新避俗,不苟言语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作文素养。一旦有了提笔下字便求新避俗的追求或习惯,才能迅速提高感悟语言和调遣语言的能力,才能形成个性语言。

语言避俗求新的途径多得不可胜数。

1、想象修辞--追求形象

海德格尔有句名言:“语言是人口开出的花朵”。

巧设比喻,以求形象生动;铺陈排比,以增奔泻气势;拟人摹物,以求逼真生动;大胆夸张,以显飞扬灵气;多用设问,以求启人深思;反复吟哦,以抒绵绵之情。

不说“我很悲伤”,而说“我心灵的天空一直下着雨”;不说“女人和男人应有平等的社会地位”,而说“女人应是一株木棉,和橡树并立在一起”;不说“没有钱”,而说“囊中羞涩”,说“与孔方兄无缘”,说“‘老人头’不多”……

“对旺角的多家书店,我和一桃以怀素草书的笔意一路草过去,但有时也不免驻足留连。”

--比喻创新别致。

“窗口一闪而逝的年轻面颊便在这深深的秋意中浓浓地开放,开放出灿烂的青春。”

--拟物生动陌生。

“羞嗒嗒的音乐朗诵会,正在火辣辣地开。”

--拟人摹状,别具新意。

试题详情

(1)性格上,表现个性气息。文章能有个人风格或气息的印记,便更加真实可感,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如果像王朔形容的某人长相平平“掉到人堆里就找不着了”的文章,就可能淹没在作文的汪洋大海中。

(2)思想上,表现情理内涵。即通过文章表现作者的认识、感悟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问题能够理性思考,拥有思想的自由、思想的深度与思维的广度。作为考场作文,对文章深刻性的要求并不苛刻,只要能够由表及里地分析事物,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意见,能够给人一些思考与启发,都算是有思想的文章。一个写作者的思想水平往往代表了他所能达到的高度,也是高考选拔较为看重的。

(3)学识上,表现文化底蕴。狭义的文化底蕴指文史修养,广义的文化底蕴则指对人类文化精神的深刻认识与领悟。文章的文化底蕴,是指作者在文章中透过叙事写景,谈古论今,能反映出不同国家、民族、地区、行业等的某种历史文化传统、氛围、特征、风格,显示出作者的文化积淀、学识素养等等。

其做法是:或以文化的智慧表现真善美,或以文化的理性批判假丑恶;或以文化的心态,叙述或议论自然社会之哲理;或以历史文化名人的言论或事迹显示作者的文化积淀;或是哲学原理的即时粘贴,或是社会现实的独特透视,或是“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合……

其表现是:文章材料丰富、信手拈来和运用自如;其作用为:使文章的内容充实,文化品质增强,甚至能使读者的文化品位得到提升;其效果为:会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从而获得高分。

(4)审美上,表现艺术品位。即通过文章表现作者的审美能力。作文是个大舞台,对音乐、电影、美术、戏剧、曲艺等艺术种类的品鉴、感悟均可摄入笔端,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像对外国经典文化经典作品的陈说和评价、对中国古代的诗词曲赋的巧妙化用和赋予新意、对中外寓言故事的恰切引用和扣题评说、对中外文学艺术理论的引述……常常展现作者的艺术品位,给人耳目一新、格调不俗的感觉。

(5)阅历上,表现感染力量。即通过文章表现作者的生活经历、人生际遇。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生活的情感绝不会千人一面。每个写作者走过的路不同:学校、家庭、社会,这是领域的不同;幸福与苦难、得意与失意,这是感受的不同。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我们写作的财富。那些独特的际遇与情感体验,将使笔下的文字更具有感染力,终能打动读者,使之产生共鸣。作为考场作文,拉近考题与个人生活的距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和独到的感受,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文字上,表现语言素养。即通过文章表现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具有个人魅力的表达,令读者期待,也令读者佩服。此项另有专题论述,此略。

第02讲,培养作文素质1

培养几样作文素质,很能解决作文“老大难”问题。应注重如下几个亟需习惯、起码追求:

试题详情

1.思想情感--追求深刻;2.内容材料--追求丰富;(以上两点为“神”方面)

3.体裁结构--追求新巧;4.语言表达--追求有文采。(以上两点为“形”方面)

试题详情

3、你来干什么?(你来是要报复我吗?是要让我身败名裂吗?是要向我敲诈勒索吗?……)谁指使你来的?(啊?你的背后还要主谋?你们还有更大的企图?……)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三十年来我日夜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三十年的光阴仍然没有让你忘记旧恶,你处心积虑三十年还是找来了,你真狠毒。……)

2011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28:写作

写作

˜战略章

第01讲,认识作文特性

第02讲,培养作文素养1

第03讲,培养作文素养2

第04讲,掌握作文策略

第05讲,谨防作文误区

˜战术章

审题篇

第06讲,标题作文审题

第07讲,材料作文审题

第08讲,话题作文审题

第09讲,题意作文审题

第10讲,写作空间拓展

立意篇

第11讲,高视阔步立意

第12讲,多向思维立意

第13讲,以小见大立意

第14讲,虚实转换立意

第15讲,探异寻奇立意

选材篇

第16讲,与时俱新选材

第17讲,古今纵横选材

第18讲,百里挑一选材

第19讲,撷英取华选材

第20讲,寻小搜微选材

结构篇

第21讲,常式规范布局

第22讲,变式取异布局

第23讲,分类生层布局

第24讲,小题标示布局

第25讲,散点铺排布局

语言篇

第26讲,援引添辉造语

第27讲,修辞增色造语

第28讲,联想生动造语

第29讲,浅近流畅造语

第30讲,真挚感人造语

常体篇

第31讲,记叙写法指要

第32讲,议论写法指要

第33讲,实用写法指要

演练篇

点拨演练精题(40个)

独立演练新题(40个)

˜素材章

作文美语素材(110则)

当今新论素材(110则)

故事蕴理素材(100则)

论据类编素材( 10类)

直通车 写作第01-05讲(战略)

˜战略章

写作者应有写作的宏观认识、总体驾驭,然后才有可能解除许多写作上的困惑,解决许多写作上的难题。

第01讲,认识作文特性

试题详情

2、心理变化过程是:一丝幻想,一丝眷念――极度悲愤,彻底清醒。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