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95008  395016  395022  395026  395032  395034  395038  395044  395046  395052  395058  395062  395064  395068  395074  395076  395082  395086  395088  395092  395094  395098  395100  395102  395103  395104  395106  395107  395108  395110  395112  395116  395118  395122  395124  395128  395134  395136  395142  395146  395148  395152  395158  395164  395166  395172  395176  395178  395184  395188  395194  395202  447090 

(2010年江苏扬州期末)读四大牧区超载起始时间、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表和“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率趋势图”,完成14-15题。(双选)

地区
超载起
止年份(年)
超载持
续时间(年)
年平均
超载率(%)
西藏牧区
1964-2000
37
47
青海牧区
1970-2000
31
18
甘肃牧区
1973-2000
28
20
四川牧区
1982-2000
19
10

14.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 )

A.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就越大

B.至2000年,四大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C.总体说来,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有上升趋势

D.2005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

15.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B.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场生态退化的唯一原因

C.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放养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D.建立牧区灾害防御系统,能有效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解析:第14题,结合图表,不难选出正确答案。第15题,全球变暖将影响我国草原生态环境,进而影响牧业发展。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原生态退化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

答案:14.BC 15.CD

试题详情

(2010年广东汕头模拟)读“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完成11-13题。

11.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 )

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    B.沼渣、粪肥、塘泥

C.化肥、植物的秸秆、沼渣  D.菌渣、沼渣、塘泥

12.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 )

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B.由于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

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相争激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

D.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

13.华北平原沼气的普及率不及南方地区,主要原因是( )

A.气温较南方低,特别是冬半年产气量很低,效益不佳

B.北方煤炭资源丰富,不必利用沼气

C.北方贫穷,没有足够的资金投资沼气

D.北方生产沼气的原料不足

解析:第11题,读图可知,箭头指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有粪肥、沼渣、塘泥。第12题,南方为低山丘陵区,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可以降低对山地植被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可以减轻燃烧秸秆、煤等产生的大气污染,利于净化环境。第13题,气温较南方低,特别是冬季,是华北平原沼气的普及率不及南方地区的主要原因。

答案:11.B 12.A 13.A

试题详情

(2010年陕西高三质检)读“我国某乡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图”,完成8-10题。

8.该地区可能位于( )

A.江汉平原          B.松嫩平原

C.宁夏平原          D.成都平原

9.该乡农业产业结构关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地域性原则

10.该乡农业产业结构最有利于( )

A.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B.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

C.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

D.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解析:该地种植业以大豆、玉米和牧草为主,特色养殖业养殖野猪、狍子、山鸡等,据此可判断该地区可能位于松嫩平原。该地的农业生产已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答案:8.B 9.C 10.D

试题详情

(2010年江苏扬州期末)关注人与环境和谐发展,追求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读图完成6-7题。

6.有关图示地区生态环境的正确叙述有( )

A.生态环境危急程度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B.生态环境危急区的自然植被以荒漠与草原为主

C.人口密度在4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地区为生态环境极危急区

D.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也是生态环境问题最小的地区

解析:选C。由两图的对比可以看出,人口密度在4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地区都处于生态环境极危急区内,因而答案为C。

7.关于①②两地的正确叙述有( )

A.①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壤肥力下降

B.①地的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是毁林开荒

C.②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D.解决②地环境问题应适当退耕还林

解析:选C。①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森林破坏严重;②地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该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过度放牧引发的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解决该问题的对策是规定合理的载畜量,适当退耕还草、还牧。

试题详情

下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读图,完成4-5题。

4.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可取的道路是( )

A.K2线           B.AC曲线

C.AD曲线         D.AB曲线

5.将北京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合理措施有( )

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②控制城市化进程 ③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④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⑤集中布置城市用地 ⑥分散城市职能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⑤

解析:第4题,AB线显示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呈快速下降趋势,这是不可取的发展道路。第5题,城市化进程本身与生态城市建设并不矛盾,关键是合理进行城市规划,不能使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各功能区太集中,否则会出现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不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故⑤错误。

答案:4.D 5.A

试题详情

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完成1-3题。

1.当前,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A.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

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C.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

D.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该产业设想对农业的影响是( )

A.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B.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C.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D.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外出务工的竞争能力

3.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列最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活动是( )

A.北方的退耕还草

B.湖区的混合放养

C.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

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解析:第1题,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及深刻的环境危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庞大的人口压力。第2题,该构想图能够促进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减轻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结构,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第3题,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完全符合循环经济模式,是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而A、B、C三项尽管也符合保护生态、充分利用资源的生产原则,但不能做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

答案:1.C 2.B 3.D

试题详情

22.(14分)(1)已知:均是正数,且,求证:

  (2)当均是正数,且,对真分数,给出类似上小题的结论,并予以证明;

  (3)证明:△中,(可直接应用第(1)、(2)小题结论)

  (4)自己设计一道可直接应用第(1)、(2)小题结论的不等式证明题,并写出证明过程.

试题详情

21. (12分)已知关于的不等式,其中

  (1)当变化时,试求不等式的解集

  (2)对于不等式的解集,若满足(其中为整数集). 试探究集合能否为有限集?若能,求出使得集合中元素个数最少的的所有取值,并用列举法表示集合;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试题详情

20.(12分)

设函数在两个极值点,且

  (1)求满足的约束条件,并在下面的坐标平面内,画出满足这些条件的点的区域;

  (2)证明:

试题详情

19.(12分)某种商品的成本为5元/件,开始按8元/件销售,销售量为50件,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商家先后采取了提价与降价两种措施进行试销。经试销发现:销售价每上涨1元每天销售量就减少10件;而降价后,日销售量Q (件)与实际销售价x (元)满足关系

(1)求总利润(利润=销售额-成本)y(元)与实际销售价x (件)的函数关系式;

(2)试问:当实际销售价为多少元时,总利润最大.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