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 )。
A.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 有保护内部的作用 C. 一种半透膜 D. 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2、细胞膜与其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极为重要的结构特点是( )。
A. 磷脂分子排列成双层 B. 两侧膜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
C. 球蛋白分子覆盖或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D. 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
1、回答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 1 ) 19 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_____________。
( 2 ) 20 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
( 3 ) 1925 年,两位瑞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 2 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 4 ) 1959 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 - 亮 - 暗的三层结构,并大胆地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是_____________。
( 5 ) 1970 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以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_____________。
( 6 ) 1972 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_____________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12、 C [ 说明 ] 在体积与质量百分比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因为葡萄糖分子是单糖,蔗糖分子是二糖,所以同样的体积内葡萄糖分子数目多于蔗糖分子,即单位面积内半透膜甲侧的水分子数少于乙侧,水分整体表现为由乙向甲流动,导致乙侧溶液越来越高,水分又流向通过半透膜而蔗糖不能,导致乙侧溶液浓度越来越高,水分子又流向乙侧,最终表现为乙液面高于甲液面。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1、 C [ 说明 ] 半透膜包括物理性的过滤膜和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过滤膜上有一些小孔,物质分子能否通过这些小孔完全决定于分子的直径。细胞膜属于选择透过性膜,物质能否通过这种膜是根据生命活动的需要与否,而不决定于物质分子的直径大小。
10、 C [ 说明 ] 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在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细胞液浓度小于硝酸钾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出现质壁分离。但 K+和 NO3-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液,例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最终大于外界溶液浓度。这时,细胞吸水,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9、 B [ 提示 ] 因为是同一个学生在同一次实验时的结果,所以 C 、 D 选项可以排除。而正发育中的细胞也可能与其他细胞一样发生质壁分离。只有原生质层已破坏的死细胞,不具有选择透过性,不发生渗透失水,因此也就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的现象。
8、 C [ 提示 ] 洋葱表皮细胞失水,发生了质壁分离,水进入外界蔗糖溶液中,使其溶液浓度略微下降,而由于细胞壁是完全透性的,蔗糖溶液可以通过,故 C 项符合题意。
7、 C [ 说明 ] 要想看到质壁分离现象,所选用的细胞必须是具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而且还要具有半透膜,能发生渗透失水现象。 A 为动物细胞, B 根尖分区细胞没有大液泡,都不会发生渗透失水作用; D 选项中用开水煮过后的生质层丧失选择透过性。
6、 D [ 提示 ] 学生容易将 9% 的食盐水认为是生理盐水( 0.9% ),从而误选 B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