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9455  39463  39469  39473  39479  39481  39485  39491  39493  39499  39505  39509  39511  39515  39521  39523  39529  39533  39535  39539  39541  39545  39547  39549  39550  39551  39553  39554  39555  39557  39559  39563  39565  39569  39571  39575  39581  39583  39589  39593  39595  39599  39605  39611  39613  39619  39623  39625  39631  39635  39641  39649  447090 

5.如图所示,用塑料管可以把瓶子中的水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A.人对水产生吸引力的作用

   B.吸管本身有吸水的作用

   C.大气压作用在水面上的结果

   D.水压的作用

试题详情

D.气垫船利用气体将船和水面分离

试题详情

4.下列做法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有的水泥路面做成一道道的细槽

B.自行车刹车时,闸皮紧压在钢圈上

C.人们向积有冰雪的路面抛撒沙子

试题详情

比较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进行长短的比较,引入“长度”的物理量

B.进行大小的比较,引入“质量”的物理量

C.进行运动快慢的比较,引入“速度”的物理量

D.进行压力作用效果的比较,引入“压强”的物理量

试题详情

3.人们要认识事物,就要对事物进行比较,引入相应的物理量.对图中几幅图给出的

试题详情

2.建立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存在的物理学家是

   A.伽利略         B.牛顿        C.赫兹       D.麦克斯韦

试题详情

1.下面列出了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可以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A.城市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

B.在嘈杂环境中居住的居民,安装双层玻璃

C.超车时,超车司机鸣喇叭

D.张聪同学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量开得很大

试题详情

2、学会爱,更要学会在举手投足之间爱。走过一棵低垂的树,请躬身而过;走近一条流浪狗,请怜悯地避开;走进电梯,请谦抑地让人;恰逢盲人,请搀扶他一把。爱自然,爱他人,爱自己,都应该将这种爱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应该将这种爱变成你改不掉的习惯。只有这样,我与自然、自然与人、我与他人,才能和谐共生,共同创造美好家园。(2008年湖北卷满分作文《举手投足之间》)

(评点:这个结尾处理甚是巧妙。作者采用排比句式,用陈述语气对原材料中的问题作了一一解答,语言表达个性化,且回应了开头的观点,对原材料加工也没有雕琢的印迹,从中可见他对材料的驾驭,语言的运用达到了取舍有度,驱遣自如的地步。)

文章结尾运用原材料,要特别注意:

首先,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或文章行文趋势来确定是否运用,不能千人一面,形成一种“故事+结论(引用原材料)”的模式,要有自己的创新。其次,结尾对原材料的处理要比开头引用更巧妙,可摘取关键语句来画龙点睛,不必为过分追求首尾呼应的完美效果而在语言表达上不简明。再次,文章结尾要水到渠成,不必为求扣题大段摘抄原材料,给人一种打擦边球的感觉。最后,引用原材料一定要有考生自己的感受体验,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不能显得凝滞、呆板。 

总之,题目中原材料就好比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当你在考场才思枯竭时,不妨在题目原材料上打打主意,记住:巧用原材料,文章添文“彩”。好好利用这份资源吧!

 

(转自:《三槐居语文网》  作者:三峡游子)

 

试题详情

1、“握好援助的手,就是要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2007年全国卷2优秀作文《握好援助的手》)

(评点:结尾干脆利落,巧妙地运用原材料中四年级小学生的回答语(画线处)来收束全文,掷地有声。结尾深化总结了全文,照应了文章题目,又暗扣了原材料的中心句,可谓一石三鸟。)

试题详情

2、从某杂志刊登的一份关于青少年价值的调查报告中,我们不难觉察出价值观扭曲的征兆,例如:对“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7%。难道大家真的就已经全然忘记了从小就懂得的礼貌吗?……

调查报告还为我们提供了几个数据:对于“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过马路闯红灯”、“诚实意味着吃亏”等问题,许多青少年都表示难以评价。有人认为,“‘难以评价’就是因为不想简单地赞同或反对,恰好表现出当代青少年思想的多元化、个性化。”我不敢苟同这种说法,我认为,青少年选择“难以评价”,表现出他们对社会公德及个人品德的价值判断模糊甚至错误,这是一种思想上的混乱,根本不是什么个性化,更不是什么多元化。青少年应该有一个健康的、明确的对社会公德及个人品德的认识,这样才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还有人认为,从这些数据中可以推断出多数青少年思想仍然很健康、很阳光。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说法,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保证每一个青少年都能树立一个良好的、健康的价值观,让他们健康地成长为祖国的希望。

其实选择“难以评价”也许并不代表着我们的青少年没有良好的价值观。因为我们时常会看到许多成年人过马路闯红灯,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竞争不择手段……而我们的老师和父母教育我们不要这样做,所以我们今天的青少年才会在选择中不知所措。……

(评点:作者在文章开头紧扣原材料明确地提出了“在是非面前,选择‘难以评价’是价值观扭曲的表现”的中心观点后,主体部分作者又针对原材料提供的几种认识(文中画线部分)进行逐一的反驳,边反驳边立论,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这种构思时时既紧扣原材料,又不是原“料”实录,而是一种灵活运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度。)

总之,在文章主体部分对原材料处理一定要慎重,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确定是否引用,尤其不要对原材料罗列的现象进行简单地拓展,但运用时要注意:

首先,要防止对原材料大段的抄录,要用自己的话来转述,应有加工和创新。其次,运用时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因为原材料大多是多义性的,具体运用可正可反,可大可小。如上述例1就是一则原材料加工运用的典范。再次,运用原材料时,要打开思路,不能就事论事,应该联系生活实际旁征博引,不能给人一种内容单薄之感。如上述例2就是立足原材料又有创新的成功范例。最后,运用原材料要处理好与上下文的联系,做好衔接过渡。运用的时机也要恰当,主次关系也要处理好,文章不能刚转入主体,原材料就喧宾夺主,给人一种江郎才尽的平庸感。

古人写文章有“凤头”“豹尾”之说,开头与结尾的写作同等重要。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或卒章显旨、或言尽意未穷等作用。然而由于时间仓促,一些考生的考场作文生往往草草收尾,或易放难收,或重复材料、观点打擦边球,或空喊口号、提要求等等。如果在结尾也妙用原材料,回首望月,照应题目或开头,就能增添文章的魅力。

先看两则高考满分或优秀作文的结尾处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