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将序号按语意连贯的要求填入下列文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乘船在两岸夹山的漓江上航行,最能让人感受到“桂林山水甲天下”。船舷外,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对这一幅幅彩墨画,你不能不叹服诗人诗句的贴切:桂林的山啊漓江的水,情一般深啊梦一样美……
①山色虽无幽深,但青葱明丽:山石层层累累,刀劈斧削,触目是造化形成的溶洞
②江水穿峰过岩,曲曲折折,仿佛银河化为了大地上的飘带
③江峰临江陡起,谈不上海拔,但气势依然雄险;峰峦相连,蜿蜒形成一道道优美的曲线
④江面弥望中一抹抹深深的碧色,使人心醉;近处的江水却又清澈见底,荡人心胸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全球有八十多个国家成立了一百七十多个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或类似组织,为维护海峡两岸关系的稳定,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统一方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B.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C.近些年来,国内一些企业家不仅开始投资民办教育,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而且国外教育机构也纷纷抢滩我国教育市场。
D.关于陈凯歌与胡戈就《馒头血案》发生纠纷一事,电影导演陆川发表自己的看法:“他的动机我不好猜测,但不管动机如何,都是一种不聪明的做法。”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义门是陈村最古老的建筑,与义门形影相吊的是它的左侧立着的一株无枝无叶的老树。
B.王懿荣与“龙骨”第一次相遇,就刮目相看,从中发现了甲骨文,并成为把甲骨文考订为商代文字的第一人。
C.为了整治公务员的懒散作风,他们把工作做到如此具体细致的程度,真可谓处心积虑,殊为不易。
D.韩寒《不要再给西南人民再捐款捐水了》一文对抗旱的议论出人意料,可谓石破天惊。同时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辐射 山清水秀 淘汰 功亏一篑
B.震撼 针砭时敝 遐想 英雄气慨
C.座落 姗姗来迟 诙谐 出奇不意。
D.抠打 默守成规 缔造 礼尚往来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自诩(xǔ) 蹩进 (bié) 弄堂(nòng) 呱呱坠地 (guā)
B.神祇(qí) 伉俪(kàng ) 嫉忌(jí ) 抢呼欲绝(qiāng)
C.被褥(rù) 攫住(jué) 漂白(piào) 徇私枉法(xún)
D.挑剔(tì) 韶光(sháo) 溘然kè 果实累累(lěi)
2、关于假说:
假说的定义:是以已有事实材料和科学理论为依据,面对未知事实或规律所提出的一种推测性说明。假说提出后需得到实践的证实,才能成为科学理论。
1、关于模型:
①模型的定义: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建立起来的,是对事物及其变化的简化模拟。
②模型的分类:一般可分为物体模型和思维模型两大类。
例如,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时经常用到的球棍模型就是一种物体模型,而在研究原子结构的过程中所建立起的各种模型则属于思维模型。
在实验中,经常是同时使用其中的几种方法(以氯气为例)。
第一步:观察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
第二步:预测氯气的性质。氯气是活泼非金属,则可与金属、非金属反应
第三步:通过实验论证氯气的化学性质
探究氯气的特性--氯气与水反应
第四步: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物质的通性及特性
氯气是呈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气可溶于水形成浅黄绿色的氯水
氯气的化学性质:
2Fe+3Cl2 2FeCl3 Cu+Cl2 CuCl2
Cl2 +H2 2HCl Cl2+H2O=HCl+HClO
根据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的事实,推论氯气是能与碱溶液反应
氯气 + 碱溶液 → 金属氯化物 + 次氯酸盐 + 水
Cl2+2NaOH=NaCl+NaClO+H2O(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时尾气的吸收和工业制取漂白剂)
2Cl2+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应用于工业制取漂白粉)
总之,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应该是:
观察物理性质 → 预测化学性质 → 验证或探究预测的性质 →分析现象并解释 → 分类、比较、归纳、概括同类物质的性质 → 性质的延伸和应用
1、基本程序
首先,要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包括物质的存在状态、颜色气味等);
4、比较法
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的组成、结构或性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间的内在联系,对物质的组成、结构或性质等进行归纳和概括
应用分类法和比较法研究物质的性质的实例:比较金属钠与金属铁性质
性质 |
相同点 |
不同点 |
物理性质 |
不透明、银白色,易导电、导热,具有延展性 |
金属钠与铁相比,密度小,硬度小,熔点、沸点低 |
化学性质 |
①都能与非金属反应②都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产生H2③都能与盐反应 |
反应时需要的条件不同;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通常条件下,钠与水剧烈反应,而铁不反应 |
上面是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常用的四种方法,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在研究物质的某方面性质时,可能只用到一种或两种方法,但在研究物质的整体性质时却常常是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综合应用。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常使用研究物质的性质的方法归类
物质的性质 |
研究方法 |
|
1.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 |
氧气、氢气、铁、盐酸等物质的颜色、状态 |
观察法 |
2.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 |
氧气的助燃性 |
观察和实验法 |
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 |
观察和实验法 |
|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灭火性、与碱反应) |
观察和实验法 |
|
盐酸的化学性质 |
观察和实验法 |
|
3.归纳同类物质的共性 |
金属的通性 |
分类、比较法 |
酸的通性 |
分类、比较法 |
基本程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